2025年8月,建筑工程學院的學生組成的實踐團滿懷熱忱,秉持“探尋歷史建筑,傳承文化脈絡”的口號,來到龍口市丁氏故宅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古建筑保護與文化傳承注入青春活力。
踏入丁氏故宅,實踐團成員們便被這座清代建筑群的魅力所吸引。故宅建于清代中期,占地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800平方米,房屋55棟243間,是丁氏家族“西悅來”遺存的部分宅居。其建筑風格融合了京城府第與膠東民居的特色,中軸對稱布局,五進四合院落,主體建筑做工精細,用料考究。
實踐期間,成員們充分發揮專業特長,用高清相機拍攝建筑細節,從精美的木雕、石雕、磚雕,到獨特的梁架結構、門窗樣式,都被一一記錄存檔,為后續深入研究與古建筑保護提供了珍貴資料。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丁氏故宅的建筑文化,成員們還積極開展文化普及活動。在故宅內,他們化身講解員,為游客講述丁氏家族的興衰歷史、故宅的建筑特色以及背后蘊含的傳統文化內涵;在社區和學校,通過舉辦建筑文化講座、展覽等形式,展示丁氏故宅的建筑之美,激發大家對古建筑的興趣和保護意識。
此次“三下鄉”活動,不僅讓建筑專業的學生們將課堂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更讓他們深刻認識到古建筑保護與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他們以實際行動,讓古老的丁氏故宅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也為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讓青春在古建筑的屋檐下綻放出別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