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莆田學院與你“鄉”遇實踐隊攜手共青團荔城區委、荔城區民政局、荔城區婦聯,走進北高鎮山前村、北高社區、渡嶺村,為當地孩子們帶來了一場生動有趣的海洋生態保護宣講活動,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讓孩子們深入了解海洋環境的生態價值與保護意義,在心中播下海洋生態保護的種子。
實踐隊隊員們通過播放紀錄片,直觀形象地向孩子們展示了珊瑚礁的“生物育幼場”功能——這里是眾多海洋生物生長、繁殖的樂園,孕育了豐富的海洋生命;同時也講解了其“天然防波堤”的作用,能夠有效減緩海浪對海岸的侵蝕,保護沿海環境。在隨后的問答互動環節,“海洋最大的動物是什么”“為何要保護珊瑚礁”等問題引發了孩子們的熱烈討論。孩子們積極舉手、踴躍發言,在交流與探討中,進一步加深了對海洋知識的理解,也讓生態保護的意識逐漸扎根。
圖為實踐隊成員與小朋友們進行海洋知識問答互動
此外,隊員們前往福建漳州東山縣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借助精心制作的海洋生物圖片、海報,結合南門灣常見的海洋生物,向小朋友們系統講解了海洋生態系統的構成、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以及海洋環境保護的具體方法。通過身邊熟悉的海洋生物作為切入點,讓抽象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孩子們聽得認真、學得投入。
圖為實踐隊隊員在給小朋友講解海洋生物 林秋月攝
此次海洋科普宣講活動為孩子們的暑期生活增添了別樣色彩,更讓他們在生動的講解與互動中走近海洋、了解海洋,深刻認識到海洋生態保護的重要性,那些關于守護蔚藍的知識與理念已悄然在他們心中扎根,相信這份從小建立的環保意識,會化作未來踐行綠色行動的動力,讓更多人加入保護海洋的行列中,共同守護這片孕育生命的藍色家園,讓海洋的活力與美麗永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