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長沙,暑氣蒸騰,卻擋不住一群年輕人奔赴熱愛的腳步。
7月7日,湖南工商大學設計藝術學院“藝啟匠心”志愿服務隊15名隊員,帶著熱忱與擔當,踏入長沙市岳麓區坪塘街道興合村綠荷塘小學,開啟為期14日的“三下鄉”之旅。這支分工明確的隊伍,以傳承非遺文化為核心,用多元課程為鄉村孩童編織夢想,在夏日校園書寫溫暖篇章。
出發前,15人的隊伍便構建起清晰架構:宣傳組緊盯記錄與傳播,誓要留住每一份感動;采購組精挑細選物資,為課程落地備齊“彈藥”;財務組嚴謹規劃收支,保障每一分善意都花在刀刃上…… 從策劃到執行,隊員們反復打磨細節,只為給綠荷塘小學的孩子們,呈上最飽滿的誠意。
走進手工教室,竹編課程開場便抓住孩子們的目光。孩子們起初笨拙地抓著紙條,在志愿者一對一指導下,慢慢找到“經緯交錯”的節奏。當一個個帶著童趣的竹編造型貼畫成型,孩子們舉著作品歡呼,眼神里映著對傳統技藝的驚嘆 —— 原來竹編能“變出”這么多花樣,老祖宗的手藝藏著無盡智慧。 紙鳶課程同樣熱鬧。志愿者將剪紙、拼貼、裝飾融入教學,彩紙化作靈動翅膀。孩子們剪出花樣、拼貼圖案,用花紋點綴屬于自己的“天空精靈” 。每一步都浸透著非遺傳承的溫度。
安全教育課上,志愿者用情景劇、動畫演示,教孩子們應對火災、溺水。實用知識化作生動記憶,為鄉村孩子筑牢安全防線,這是志愿服務隊送給孩子最珍貴的“防護衣” 。
綠荷塘小學的孩子們,從對非遺懵懂,到主動講述竹編、紙鳶故事,傳承的火苗,已在他們心底燃起。15人隊伍的付出,在夏日校園結出溫暖果實 —— 不僅讓非遺文化“活”在孩童指尖,更讓教育幫扶的陽光,照進鄉村教育的角落。 “藝啟匠心”服務隊的故事,期待這份熱忱,繼續在三下鄉路上蔓延,讓非遺傳承、教育幫扶的星火,點亮更多鄉村孩童的夢想天空。
團隊:設計藝術學院 藝啟匠心志愿服務隊
文:設計藝術學院 杜可心怡
圖:設計藝術學院 羅紫霓
審核老師:楊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