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赴第三師圖木舒克市天福社區紅領巾課堂實踐團為當地少年兒童打造了一場充滿愛與歡樂的“紅領巾課堂”,用青春力量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難忘的夏日時光。
實踐團成員與小朋友合影。梁玉婷 供圖
以故事為媒,播撒愛的種子
“媽媽凌晨五點就起來給我煮雞蛋,說吃了能長高”“老師放學留到很晚幫我講數學題”……課堂伊始,實踐團成員以“愛的模樣”為主題,用生動細膩的語言講述生活中的溫暖瞬間:清晨廚房飄出的飯菜香、雨天傾斜的傘柄、作業本上細致的批注、伙伴緊握的雙手……一個個貼近生活的故事,讓孩子們眼中閃爍起共鳴的光芒。
在互動分享環節,孩子們紛紛舉起小手,用稚嫩的語言講述著自己感受到的愛。四年級的木尼熱說:“上次我發燒,爸爸背我跑了好遠的路去醫院,他的后背全濕了。”簡單的話語里滿是真摯,現場掌聲陣陣。實踐團成員為積極分享的孩子送上糖果,小小的獎勵讓孩子們的笑容更加燦爛。
團隊成員講述愛的故事,獎勵積極分享的小朋友糖果。梁玉婷 供圖
以游戲為橋,共赴歡樂之約
隨著“咚咚”的鼓點響起,“擊鼓傳花”游戲拉開序幕。彩色花束在孩子們手中飛快傳遞,鼓點驟停時,拿到花束的孩子或唱起《讓我們蕩起雙槳》,或跳起活潑的維吾爾族舞蹈,清脆的歌聲與靈動的舞姿交織成最動人的旋律。實踐團成員也加入其中,與孩子們手拉手跳起民族舞,歡聲笑語溢滿整個活動室。
“一二三,木頭人!”一聲令下,原本喧鬧的場地瞬間安靜 —— 有的孩子弓著身子作奔跑狀,有的雙手叉腰扮成小超人,還有的抿著嘴歪頭憋笑。被“淘汰”的孩子自覺當起“監督員”,瞪大雙眼緊盯同伴,模樣憨態可掬。
而在“逛三園”游戲中,孩子們圍繞 “動物園里有什么”“植物園里有什么”“游樂園里有什么” 展開搶答,從 “老虎、孔雀”到“玫瑰、向日葵”,再到“旋轉木馬、過山車”,知識點在游戲中自然滲透,孩子們的反應速度與表達能力在歡樂中悄然提升。
團隊成員與小朋友們開展益智類游戲。婁樺珍 供圖
夕陽的余暉透過窗戶灑在孩子們的笑臉上,活動在依依不舍中落幕。實踐團負責人夏雨菡說:“看到孩子們眼里的光,就覺得所有付出都值得。”此次“紅領巾課堂”不僅為孩子們帶去了陪伴與歡樂,更讓實踐團成員深刻體會到 “三下鄉”活動的意義。未來,團隊將繼續關注社區兒童成長需求,用實際行動踐行青年擔當,讓愛與溫暖在更多角落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