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7月2日至7月4日,安徽理工大學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學院“科技賦能鄉土,青春筑夢鄉野”三下鄉實踐團隊奔赴無為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三下鄉實踐活動。此次活動涵蓋產業調研、社會調查和科普教育三大板塊,為當地發展注入青春力量。
對話產業前沿,共探發展新機
7 月3日實踐團隊走進無為市比亞迪產業園參觀交流。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成員們深入了解了刀片電池等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參觀過程中,大家近距離觀察了電池生產的精密流程,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隨后,團隊與企業開展了產學研融合交流活動。成員們結合自身專業知識,就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與企業代表進行了深入探討,為推動校企合作、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深訪民情民意,聚焦綠色出行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當地居民對新能源車輛的認知情況,團隊開展了廣泛的社會調查活動。成員們走訪了附近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居民,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詳細了解他們對新能源車輛的了解程度、購買意愿以及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調查過程中,團隊成員耐心講解、認真記錄,共同收集問卷。這些數據將為相關部門和企業制定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和產品研發提供重要參考。
播種科技夢想,點亮童趣未來
在7 月4日三下鄉實踐團隊前往當地學校開展 “科創筑夢” 校園行活動,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車輛知識科普課。成員們通過生動有趣的圖片、視頻和實物模型,向孩子們講解了車輛的基本構造、工作原理和安全出行知識。活動中,隊員們操控自主研發的智能小車進行避障、循跡功能演示,車身搭載的超聲波傳感器能精準識別障礙物并自動轉向。小學生們積極參與,踴躍提問,現場氣氛十分活躍。此次科普活動不僅激發了孩子們對科學知識的興趣,也培養了他們的交通安全意識。
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安徽理工大學“科技賦能鄉土,青春筑夢鄉野”三下鄉實踐團的成員們在產業調研中拓寬了視野,在社會調查中了解了社情民意,在科普教育中傳遞了知識與愛心。團隊成員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未來,團隊也將繼續關注鄉村發展,開展更多有意義的實踐活動,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