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前期準備
為了確保活動順利有效,志愿隊做足了“功課”。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心晴”志愿隊的同學們早早開始了緊張的籌備工作。主訓與團隊成員們反復打磨方案,力求將專業的心理知識轉化為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游戲。
二.情緒課堂:吹走煩惱,畫出彩虹
7月3日的“情緒主題團輔”,旨在幫助孩子們認識情緒、接納情緒、學會調節。志愿者們通過精心設計的互動環節,引導孩子們勇敢表達內心感受,理解情緒的合理性,并在趣味挑戰中掌握基礎的情緒調控策略,如通過呼吸練習提升專注力與耐心,學會在起伏中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有效增強了他們的心理韌性。
三.人際工坊:信任盲行,贊美傳情
7月4日的“人際交往主題團輔“,則聚焦于培養孩子們的社交能力與團隊精神。活動通過一系列寓教于樂的協作任務,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體驗了信任的力量、溝通的技巧以及合作的價值,有效提升了主動交往意愿和團隊融入能力,為構建和諧友愛的人際了基礎。
四.專注力賦能:配套資源長效支持
為鞏固活動效果,團隊同步捐贈《專注力訓練手冊》,包含:視覺追蹤(舒爾特方格、找不同);聽覺反應(數字記憶、故事理解);手眼腦協調(符號抄寫訓練)。“這些工具簡單易用,可融入日常課堂,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與學習力”,主訓余福文介紹。
此次送教下鄉系列活動由泉州海洋職業學院心理發展指導中心的老師帶隊,“心晴”志愿服務隊主訓與輔訓成員共同執行。活動不僅為鄉村兒童搭建了心理成長與能力提升的平臺,也讓大學生志愿者在實踐中深化了基層認知,實現了“為兒童賦能、讓青年成長”的雙向價值。未來,學校將繼續推進此類公益服務,讓更多心理資源惠及鄉村,助力兒童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