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感悟中國水電文化“獅電精神”
紅色血脈在流淌在獅子灘大壩,為探尋紅色基因,重慶外語外事學院“研行長壽·探尋鄉影”三下鄉社會實踐團來到重慶市長壽區長壽湖鎮獅子灘社區參觀獅子灘水電站。
1957年3月,龍溪河上游獅子灘電站建成投運,時稱“北有小豐滿,南有獅子灘”,構成了中國水電史上的雙子星座,交相輝映。它是新中國第一個自己設計、自己施工的全流域梯級水電開發工程。
獅子灘水電站工作人員彭彬老師在文化長廊上給實踐團成員介紹,獅子灘大壩是一座具有紅色歷史的水電工業博物館。獅子灘水電站誕生在抗戰年代,建成在“一五計劃”期間。獅子灘水電站使西南片區水電資源得到了有效開發,它凝結著一批水電專家和工人的心血,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專業人才。獅子灘水電站建成之后,他的一批建設者們繼續投入到我國水電工程建設之中,為我國水電事業增添動力。
獅電人艱苦奮斗的基因是以奮斗為底色,老一輩革命家不懼困難,在黑暗中獨自摸索,熔鑄著優秀的水電文化。這樣的紅色基因仍舊流淌至今,激勵著獅電人奮勇向前。獅電精神連接著過去和現在,更將為未來發展增添一份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