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村落深處,助力鄉村振興
— 安農大學子走進廣德市桃州鎮
(通訊員:趙子涵)
為深入了解鄉村發展現狀、深刻領悟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并為農村經濟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安徽農業大學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于7月8日至7月12日赴廣德市桃州鎮開展“三下鄉”實踐活動。
近年來,廣德市依托當地特色種植業及紅色旅游業帶動農民致富,帶動廣德市經濟迅猛發展。
走進廣德市博物館,成員們了解到廣德市的悠久歷史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參觀館內各種各樣的文物,深刻體會到在過去的艱苦年代人民群眾為改善生活狀況而付出的努力。實踐團成員們表示,要想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有所作為,人們需如英雄前輩一樣沉下心來做好每一件分內之事,全身心地投入到鄉村振興這一偉大事業中,尤其是作為未來國家棟梁的青年一代更是要踏踏實實做好這一點,努力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為進一步了解當地特色種植業,實踐團來到塘口村。因季節限制,農民目前多種植香瓜和西瓜,成員們走進大棚進行參觀調研。隨后與農民伯伯進行了深度交談,從農民伯伯那里得知當地香瓜有集中收購點,為村民解決售出大量香瓜的渠道問題,因此絕大多數村民以種植香瓜為主。當問起日常勞作時間時,農民伯伯說到,每天天不亮就要去大棚里干農活,成員們由此深刻感受到農業生產的艱辛,特別是在我們國家,正是有無數人默默地付出,才讓絕大多數人能夠端好自己的“飯碗”。
實踐團成員與塘口村農民伯伯交談。
下一站實踐團成員來到佛堂村,先是參觀了當地的大棚,當天天氣十分炎熱,仍有村民在田里勞作。為了解當地村民對短視頻直播帶貨這一銷售方式的了解程度及相關看法,實踐團對村委會成員進行采訪,緊接著在村委會干部的幫助下向村民發布調查問卷,村民們積極配合,對問卷中問題表達自己的看法。實踐團成員們對問卷收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建立數學模型,便于后續給當地農產品銷售提出建議。
實踐團成員采訪佛堂村村委會成員。
做好質量,打造特色水蜜桃品牌。為深入了解當地有名的"親沐水蜜桃"品牌,實踐團走進和平村水蜜桃基地。基地負責人向成員們介紹水蜜桃種植過程及種植要求。據負責人所說,水蜜桃種植過程真正做到了純天然,綠色健康無污染,桃樹均采用石灰殺蟲殺菌,不用除草劑等對果樹有害的藥物,為減少害蟲叮咬,每一顆桃子都用紙袋包裹,這些措施都大大提升了水蜜桃的品質。"親沐水蜜桃"品牌的發展提升當地整體經濟實力,帶動周邊地區產業鏈發展,是產業振興的優秀典例。
實踐團成員與和平村水蜜桃基地負責人合影。
短暫的調研活動結束了,實踐團創建了抖音號,發布相關短視頻,幫助當地宣傳香瓜、西瓜及水蜜桃等特色農產品,指導當地農民制作高質量的短視頻,助力桃州鎮特色農產品走向更大更廣闊的舞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作為安農大學子,我們更加堅定了要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讓青春在為鄉村振興奮斗的過程中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