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王偉躒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重要任務,大力營造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濃厚氛圍,引領學生將課堂學習與鄉村實踐緊密結合,8月上旬,華北電力大學信愿團隊走進內蒙古赤峰市文鐘鎮三眼井村,通過理論宣講、推普支教、慰問走訪、實地調研等多種方式,多舉措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知行合一中發揚實事求是精神,掌握密切聯系群眾方法,腳踏實地,自找苦吃,助力鄉村振興和民族團結。
(圖為團隊成員在三眼井村進行實地調研。通訊員 王子彥 攝)
實地調研,測試訪談為了加深實踐隊對當地鄉村語言文化資源建設、普通話普及現狀及其關系的理解與認知,實踐隊到達赤峰后,先后與文鐘鎮黨委、三眼井村黨支部等有關單位進行交流。就推廣普通話在打破地域區隔、消除交流障礙、增加就業機會等方面的重要意義進行探討,并一致表示,將助力深入開展國家語言文字推廣活動,力爭形成良好的輻射效應。

(圖為實踐隊員在街頭走訪。通訊員 王瀟添 攝)
街道走訪,問卷調查文鐘鎮是赤峰市內蒙古族聚居地之一,赤峰市共有30個民族,漢族人口346.95萬人,占赤峰人口的多數;蒙古族人口83.77萬人。回族人口超過2萬,滿族人口超過10萬,其外還有朝鮮族、達斡爾族等民族,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多數的共有20多個民族聚居的地區。
實踐團隊前往文鐘鎮鄉村進行走訪、調查,通過問卷調查、街頭訪談等方式,探尋當地居民普通話運用規范程度,調查對象涵蓋了當地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家長、老師以及少數民族居民。向當地居民尤其是少數民族宣講普通話的重要性,并開展了相對應的普通話培訓。

(圖為實踐隊員采訪少數民族老人。通訊員 鐘瀚文 攝)
助力推普,振興鄉村“盡管這次的推普實踐活動因氣候影響等因素,線下調研時間較短,但大家先后克服了經費不足、時間倉促等困難,深入赤峰市文鐘鎮調研當地師生和居民的普通話水平和態度、價值觀等內容,活動有計劃、有成效、有收獲,不僅了解到普通話對于民族團結的深遠影響,還積極助力當地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為鄉村振興貢獻出楚才學子的一份微博力量,”王瀟添說,“我們這個團隊會將活動任務一直持續下去,繼續為國家推普和鄉村振興做貢獻。”

(圖為實踐隊員和村民合影。通訊員 王子彥 攝)
做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工作,功在當代,利在長遠。華北電力大學信愿團隊將繼續將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