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與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倡導推行“四下基層”工作制度35周年的背景下,福建農林大學赴寧德福安鄉村振興調研服務實踐隊于7月18日上午走進福安市康厝畬族鄉東山村,開展鄉村振興與農村土地資源管理實踐活動。實踐隊員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看閩東發展變化,通過發放傳單、走訪農戶、問卷調查等形式,深入開展土地資源管理實踐,充分展現新時代青年學子所思、所悟、所行。

東山村地處康厝畬族鄉東,東臨眠犬山,東南至石碑洋田,西至蛤蟆洋,南至白葉壟,北至涵卯小溪。毗連竹澳村、西銘村、象地村、施洋村,系畬漢雜居行政村,地處正東,依山傍水,因此得名。東山村距鄉政府駐地2公里,現存232戶,988人,其中畬族人口548人,占56.2%?,F轄耕地面積1302畝,其中農地56畝、水田1246畝;山地面積5501畝。
實踐隊員來到東山村黨群活動服務中心,與村委開展交流座談。座談中村支書繆村長向隊員們介紹了習近平總書記“四下基層”指導鄉村工作治理的精神。東山村村委負責人也向實踐隊員表示:“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業、農村、農民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惠農便民的土地政策,極大促進了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實踐隊員們與村委干部針對《2021年-2035年東山村村莊規劃》進行了熱烈討論,并對完善該村規劃與加強土地資源管理的措施提出建議。

而后,實踐隊員結合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為當地兒童開展國土科普教育與民族團結宣講會。隊員們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讓小朋友們了解土地科學知識,體會到合理利用土地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對鄉村振興這一重要的國家戰略與民族團結的重大意義有了進一步了解,并積極鼓勵小朋友們努力提升自己的科學文化素養,長大后回報家鄉,為鄉村振興奉獻自己的力量。

實踐隊員以鄉村振興與農村土地資源管理為主題,向當地的村民發放宣傳冊并就我國農村土地資源管理政策進行宣講,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讓村民們了解有關一般耕地、設施農業用地、永久基本農田、農村建房等各項管理政策,讓老百姓更加明晰黨和國家制定的一系列利民惠民的土地政策。實踐隊員們還就鄉村振興與農村土地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開展入戶訪談與問卷調查,通過調查使隊員們對于基層土地資源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增強了實踐隊員們的調研經驗與專業素養。

本次實踐活動,隊員們深入了解康厝畬族鄉東山村的土地發展規劃,實踐隊員們通過所學的專業知識,分析、研究農村土地資源管理,進一步將理論與實踐交融碰匯于鄉村振興大舞臺上,為探索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