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4日,滁州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赴天長市“尋紅色足跡,憶崢嶸歲月”實踐小分隊為將“尋紅色足跡,憶崢嶸歲月”的主題實踐活動落到實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色文化傳承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青年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來到紅色基因濃厚的桑園村黨群服務中心進行宣講,并與致力于紅色精神傳承發揚的退役老兵——朱承明朱老師進行了深入地訪談和交流。

“你們大老遠的趕到我們這里宣傳我們當地的紅色革命故事,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這里這是非常有意義的,真是好孩子啊!辛苦你們了。”一位老黨員欣慰地看著我們說道。他就是我們今天采訪的主角,一位已經70高齡的從事了40多年紅色革命精神傳播的退役老兵和講師——朱承明朱老師。

很多學校都邀請他去作革命事跡的宣講,他從不推卸積極參加相關的活動,滿懷熱情的去投身黨的事業,盡管他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但是他還是放不下他的工作,他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了解我們的戰斗英雄,銘記他們。他還說:“他很喜歡自己的這份工作”,但是我們能感受到朱老師多年的堅持是多么的可貴和不易,同時亦感嘆革命精神之偉大。
朱老師不僅向我展示了他這些年宣傳當地紅色革命精神的成果,還把最近一段時間整理的關于兵工小鎮的資料發給我們,他說:“作為一個紅色基因傳承人我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更多像你們這樣有志氣,有想法,想做事的大學生繼續從事這項工作,將英烈們的事跡宣傳給更多人了解,先輩們用鮮血換來了我們的太平生活,如今我們享受這樣的安穩生活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能遺忘他們,要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的辛福生活是如何來的。他還承諾如果我們有什么需要他幫助配合的,他一定會盡力,希望可以幫到我們”。正因如此我們準備做一個獨家專訪,主要是為了采訪朱老師這些年的致力于紅色傳承的點點滴滴。

這是朱老師給我們展示的他去當地學校做紅色基因宣講,他說:“銘記英雄,緬懷英雄,要讓孩子從小就樹立尊崇革命英雄的優良傳統”,并通過講座的方式引導少年兒童賡續紅色基因,勇當時代新人,為了讓孩子們能夠聽得進記得住,朱老師遵循少兒特點,宣講內容與少兒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根據棋個性心理特征寓教于樂,寓教于情,使之富有“童趣”,飽含“樂趣”。他還說:“賡續紅色基因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根據不同學段不同年齡,分層次、分階段、有重點地開展,才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幼兒階段可以從“愛家鄉就是愛祖國”為切入點,引導他們萌發愛國思想。小學一、二年級側重畫英雄人物、講革命故事等初步感受紅色精神;三、四年級通過紅色知識PK大賽、經典選讀等了解革命年代崢嶸歲月;五、六年級開展演講比賽等厚植愛國品質”。我們感嘆朱老師的用心和認真,也為當地的小朋友有這樣一位兵老師而感到高興。

“孩子們你們都是國家培養的優秀的人才,如今你們走上工作崗位,更要時刻牢記先輩們的流血犧牲,要時刻牢記黨的共榮傳統,學習傳承英烈艱苦奮斗的精神,在工作中盡職盡責,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更大貢獻”,朱老師在2024年天長市事業單位新聘人員崗前培訓班親切地年輕人說道。

我們團隊之所以進行本次專訪活動,目的不僅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當地革命英雄的抗戰事跡,還要讓更多的人了解紅色傳承人這樣一種神圣的身份和象征,我們也要記得這些傳播人為了弘揚先烈逸風,傳承光榮傳統而做的努力,而我們作為大學生更應該肩負起“弘揚革命事跡,傳承革命精神”的責任和使命。

不覺時間已經悄然而逝,我們此次專訪活動也接近了尾聲,之后我們對朱老師和桑園村委會工作人員致以最誠摯的感謝,村委會樊贈梅書記也表達希望我們后續還能再來的愿景,希望我們能將當地的紅色基因傳播給更多人了解,最后我們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