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尋跡浙里·向共富”實踐團 “青”耘慈溪,“春”耕有我實踐服務支隊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慈溪農創客將新思路、新技術、新業態帶入鄉村,讓鄉村成為有奔頭的地方,讓農業成為有希望的產業。2024年6月26日至2024年6月30日,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青’耘慈溪,‘春’耕有我”實踐服務支隊深入寧波慈溪鄉村,與當地十余位青年農創客交流共富經驗,推動共同富裕的實現,為新時代 “三農”工作貢獻青春力量。
共話·慈溪創客致富經
團隊在五天內分別走訪九位慈溪市具有影響力與代表性的杰出青年農創客:以機械化規模種植水稻的邱杰波、彭啟啟;建立智慧梨園,開放共享冷庫的桑益挺;利用農業合作社幫扶村民的沈超;以外地大學生身份種植草莓的孫永濤;農促會會長、寧波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胡晶金;利用互聯網種植火龍果的徐特佳;培育新品種花卉的陳速超和將產學研三端結合的葡萄園主王俠浹。

公共管理學院“‘青’耘慈溪,‘春’耕有我”實踐支隊傾聽邱杰波的創業歷程

公共管理學院“‘青’耘慈溪,‘春’耕有我”實踐支隊參觀彭啟啟的農機王國
團隊總結后發現,慈溪農創客多為畢業后的大學生,以機械化、智能化為導向深入改造傳統農業,以技術指導與優質品種贈送等方式幫扶周邊困難戶。在此期間,政府組織提供的農機補助、人才津貼與農業講座起到重要作用,慈溪農促會對于農創客間人脈拓展、經驗交流與團結合作有明顯幫助。正如農促會會長胡晶金所言,“我們要讓農創客都先認識自己的農產品,清晰自己的品牌定位,一起講好農業故事,抱團協作把我們的農產品打造成一個慈溪品牌走出去。”

公共管理學院“‘青’耘慈溪,‘春’耕有我”實踐支隊采訪農促會會長胡晶金

公共管理學院“‘青’耘慈溪,‘春’耕有我”實踐支隊詢問陳速超花卉種植經驗

公共管理學院“‘青’耘慈溪,‘春’耕有我”實踐支隊參觀孫永濤大棚種植園

公共管理學院“‘青’耘慈溪,‘春’耕有我”實踐支隊傾聽徐特佳講述火龍果種植新模式
同行·學子助農深厚情
實踐隊牽頭組織農創客經驗分享會,與農創客在會客廳交流農業創業經驗,促進農創客間的交流溝通,并在實踐過程中用心體驗農創客工作。團隊成員在水稻工廠試用農機,收拾農具;在紫星葡萄園協助制作紙箱包裝;在玉蘭果蔬農場幫助農民整理廢料;在西瓜機械化大棚里與桑益挺一同采摘成熟西瓜……在學院團委書記譚麗各老師的帶領下,團隊已與慈溪農創客初步達成合作意向,進行農產品包裝設計與直播展銷活動。接下來,團隊將進一步整理調研后的農創經驗與建議,助力慈溪乃至浙江的共富事業新探索,以青春實踐邁進鄉村振興。

公共管理學院“‘青’耘慈溪,‘春’耕有我”實踐支隊參與雪菜揀選工作

公共管理學院“‘青’耘慈溪,‘春’耕有我”實踐支隊操作蜜梨篩選機器

公共管理學院“‘青’耘慈溪,‘春’耕有我”實踐支隊制作葡萄包裝盒
并進·捷報頻傳展共贏
實踐隊的實踐成果豐碩,五天時間內調研時長超30小時,累計整理錄音兩萬余字。截至目前,團隊已獲得今日頭條、潮新聞、都市快報、慈溪日報、騰訊新聞等媒體的報道共計79篇,其中中國基層網刊發的《青年創業綠色熱土,創新譜寫農業新篇》訪問量達53492次,慈溪日報客戶端刊發的《5天遍訪慈溪農創客后,大學生發出這樣的感慨……》達到了1.12萬熱推,社會影響廣泛

公共管理學院“‘青’耘慈溪,‘春’耕有我”實踐支隊組織農創客經驗分享會
青聽田野創客夢,公管青年砥礪行。廣大青年要厚植“愛農”情懷,去廣袤的鄉村扎根實踐,用青春的能動力與創造力激蕩起鄉村農業產業發展的澎湃春潮,做“愛農”的時代青年,去更廣闊的田野間干事創業、發揮才能、實現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