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作為環境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資源之一,每一細微的變化都對自然與人類社會都產生深遠影響。目前隨著人類活動的進一步發展,土壤也或好或壞地發生改變,而將目光放回土壤質量與健康已成為社會熱點問題的現在,各方呼吁共同守護土壤安全,以維系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需求。
在第三次土壤普查的大背景下,南農資環學院組建了“碧流秦韻長,寸土必爭組”—土壤調查小組,在秦淮河流域開展土壤質量相關調研活動,旨在通過資環學子的調研與科普宣傳增加人民群眾對土壤污染的了解,加強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加強對自然環境的保護。

6月25日,小隊成員首先前往位于南京市溧水區的秦淮源公園,對秦淮河上游區域做采樣調查,以環刀法采土三份,用于后續有機質?容重等的數據檢測。
接著調查組隊員還依次于晶明村?江寧區誠信大道?秣陵碼頭三處點位對秦淮河中下游的土壤進行采樣,運用同第一組樣品的采集方法獲得土壤樣品,為實驗環節做好充足準備。



目前“寸土必爭”調查組的所有采樣工作均已圓滿完成,后續實驗檢測仍在進行當中。負責檢測實驗的小組隊員運用烘干法以質量差得到土壤水分含量等各種化學與物理方法得到土壤有機質含量?容重?重金屬含量等重要土壤基本性質,通過隊各采樣點數據的橫向比較和歷年數據的縱向比較,得到其在空間范圍與時間限度上的異同。
本次暑期實踐活動不僅鞏固了資環學子的專業知識,更提高了其實際應用能力,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
此次活動還圍繞當前國家高度重視的生態環境保護這一議題,積極向群眾普及有關土壤保護的理論知識,身體力行地作為公眾的榜樣,將公眾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與熱情調動起來。
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土壤健康是農業綠色發展的基石,在大力呼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當代社會,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共同拼湊出美麗中國的宏大圖景。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資環學子也將繼續投入土壤保護與修復之中,讓這份赤誠之心隨著從書本中汲取的知識傳承發展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