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武昌理工學院“青春筑夢”通城志愿服務隊的四名隊員,在咸寧市通城縣馬崗鎮推垅社區,展開一場針對小學生的社交技能與團隊合作教育實踐活動。此次活動,作為“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培養鄉村兒童的社交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
志愿者團隊精心策劃三大教學板塊,旨在通過互動與實踐,提升孩子們的人際交往能力。第一板塊“友好相處,學會合作”,以“孤掌難鳴”游戲拉開序幕,孩子們分組擊掌,分享感受,體驗合作的魅力。志愿隊員隨后深入淺出地講解同伴關系,通過小故事傳授友好相處與解決沖突的策略,并以情景訓練鞏固所學。
游戲結束之后聚焦于結交益友,孩子們分享受歡迎同學的品質,繪制個性化“交友秘籍”,通過古典故事《伯牙絕弦》、《管鮑之交》及《割席斷交》的解讀,引導孩子們理解志同道合的重要性,學習共情與包容。第三板塊則通過大雁遷徙的故事和“默契傳遞員”活動,強化團隊意識,教育孩子們明確目標,融入集體,發揮專長,分工協作,樂于奉獻,追求共同進步的空間。活動全程,孩子們熱情參與。志愿者隊員的專業指導,確保每一次互動和討論都高效且富有趣味。活動落幕,孩子們深感友誼與合作的價值,承諾將所學應用于日常生活,努力成為更好的朋友和團隊成員。
武昌理工學院“青春筑夢”通城志愿服務隊的此次教育實踐,為鄉村兒童提供了寶貴的社交技能訓練,對其人格和素質發展具有積極影響。記者采訪到志愿隊員段樂樂,她表示:“將與其他隊員持續投身鄉村教育事業,通過更多實踐活動,促進鄉村兒童全面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活力。”
此次志愿活動,不僅體現武昌理工學院對鄉村教育的關注與支持,也展示出志愿者團隊在人際交往教育領域的專業素養與創新能力。通過富有實效的教學內容,志愿者團隊成功地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友誼與合作的種子,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