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實踐隊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聚焦于“以竹代塑”產業體系的構建,致力于竹林資源培育、竹材精深加工、產品設計制造及市場應用拓展等全鏈條的協調發展。此行旨在提升“以竹代塑”的動能、產能與效能,助力環保減塑事業,實踐隊于7月14日至16日深入南平市政和縣,實地考察并學習當地竹制品企業的先進技術。
政和縣,這片被自然賦予豐饒竹林資源的土地,憑借其溫和的氣候與充沛的雨量,成為了竹子生長的沃土。依托近3.1萬公頃的竹林資源,政和縣通過技術創新與政策扶持的雙重驅動,成功將竹產業打造成為當地的璀璨明珠。全縣超過220家竹具工藝加工企業,如同繁星點點,照亮了竹制品市場的廣闊天地。茶具、餐具、家具、燈具、竹炭、竹工藝品及茶竹空間等七大系列,近3600種產品,不僅展現了竹產業的多樣性與創新性,更彰顯了其蓬勃發展的活力與無限潛力。
首日探訪:竹制品企業,見證技術創新
7月14日,實踐隊首站探訪了政和縣一家竹制品行業。在這里,他們親眼見證了從碳化竹條的分選配色到成品包裝的精細流程,感受到了高科技在竹制品生產中的廣泛應用。自動化打磨拋光、智能熱壓膠合等先進技術,不僅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更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卓越。面對部分復雜工藝仍需人工操作的現狀,實踐隊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共同探討自動化、智能化轉型的路徑,為竹產業的未來發展獻計獻策。
公司技術顧問與實踐隊指導老師探討生產技術
在實地學習中,實踐隊員們將課堂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從師傅們的豐富經驗中汲取了寶貴的養分。他們細致觀察機器工作原理,積極探討工序優化與材料節約的方案,為未來的學習與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他們也深刻意識到,技術創新是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針對企業當前面臨的自動化程度不足、專業人才短缺及機械化設備安全隱患等問題,實踐隊表示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與解決方案,助力政和縣竹產業邁向更高水平的發展階段。
環保能源的綠色革命
7月15日,實踐隊伍繼續深入探索,探訪了一家致力于環保能源研發的領軍企業。該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摒棄傳統燃煤鍋爐,研發并銷售符合國家標準的熱能源解決方案。竹制品的碳化工藝,不僅有效殺滅了竹材中的蟲卵、蛋白質等有機物,還顯著提升了竹制品的穩定性、防潮性、防腐性和硬度,大大延長了其使用壽命,還實現了環保與經濟效益的雙贏。碳化過程中需要用到該新能源技術,該新能源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推動了竹制品企業的綠色發展,更為食品、化工、包裝及工業等多個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實踐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綠色科技在推動產業升級中的重要作用。
全竹生活家居的魅力
隨后,實踐隊伍轉戰另一家竹制品企業,這里不僅是產品的生產基地,更是企業家精神的展示窗口。公司董事長以自身奮斗史為例,向實踐隊員們傳遞了不畏艱難、勇于創新的精神力量。在生產車間內,各式各樣的精美竹制品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那些通過先進機器雕刻出的浮雕圖案,更是展現了匠人的精湛技藝與無限創意。實踐隊員們深刻體會到跨學科知識融合與創新設計的重要性,紛紛表示要不斷提升自我,以適應未來社會的多元化需求。

精美的浮雕的半成品
智能化生產的未來展望
7月16日,實踐隊伍探訪了中國竹產業品牌十強之一的全竹生活家居定制企業。該企業以智能化、自動化生產線為引領,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空間解決方案。盡管在追求高效與品質的過程中面臨一些技術挑戰,但實踐隊與企業人員通過深入交流,共同探討了解決方案,為企業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實踐隊員們也積極參與其中,不僅拓寬了視野,更在實踐中深化了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與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