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嶺南腹地,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一項古老而絢爛的傳統舞蹈藝術——花環龍,正以其獨特的魅力,跨越時空的界限,在當代社會綻放出新的光彩。2024年7月16日,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助夢e夏”社會實踐團隊深入大埔,開展了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非遺探索之旅,近距離感受了花環龍的非凡魅力與傳承人饒武昌先生的匠心精神。
圖為助夢e夏團隊成員對花環龍傳承人饒武昌先生進行專訪
花環龍,最初被稱為“軟腰龍”,自清朝康熙年間便開始在饒氏家族中傳承。如今,第六代傳承人饒武昌先生繼承了這一重要使命,將其演化成為廣受歡迎的表演藝術。他詳細介紹了花環龍從最初祭祀儀式到如今的華麗轉身過程,每一代傳承人的智慧與汗水都凝聚在這條舞動的龍身之中。饒武昌先生在保持傳統技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使花環龍不僅保留了傳統韻味,還符合現代審美需求。
圖為茶陽花環龍制作流程
面對現實挑戰如資金短缺和徒弟難尋,饒武昌先生展現出堅定的信念與創新精神。他積極尋求外界支持,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擴大花環龍的影響力,并通過“非遺進課堂”等活動激發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他的開放合作態度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努力與文化機構、教育機構及社會團體建立起合作關系,共同致力于花環龍傳承與發展的新篇章。展望未來,饒武昌先生充滿信心,希望通過共同努力,讓花環龍走向全國乃至世界舞臺,成為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亮麗名片,同時期待更多年輕人的加入,共同書寫花環龍更加輝煌的篇章。

圖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埔龍舞(茶陽花環龍)
此次“助夢e夏”團隊的探訪之旅,不僅是對花環龍這一非遺項目的深入了解與記錄,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與精神的洗禮。團隊成員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更加關注并積極參與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愿花環龍在未來的歲月里繼續舞動于藍天白云之下,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圖為助夢e夏團隊成員在大埔龍舞(花環龍)傳習所與饒武昌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