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
7月28日,赴蕪湖南陵“心教育,新夢想”支教實踐團為追尋當地紅色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在前期充分調研后,第一站來到了三里鎮山泉村。
實踐團抵達山泉村父子嶺阻擊戰紀念廣場后,山泉村徐歡主任向實踐團講解了父子嶺阻擊戰的歷史:1940 年 4 月下旬,侵華日軍為配合汪精衛偽政府成立,對皖南抗日軍民實施春季大“掃蕩”。其中一路日軍 2000 余人進犯云嶺新四軍軍部。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一團在團長傅秋濤、副團長江渭清指揮下,于父子嶺沿山 5 公里地帶設縱深陣地阻擊。戰斗中,二營在營長徐贊輝指揮下,四連、五連、六連相互配合,奮勇作戰。后將敵誘至一營陣地,團預備隊也趕來支援。此次戰斗,新四軍以 1 個營兵力對抗十倍于己的日軍,斃傷日軍 317 名,繳獲眾多軍用物資,出色完成保衛任務,創造以少勝多經典戰例,大漲新四軍威風,為了宣傳此次戰斗勝利,新四軍政治部譜寫了抗日歌曲《我們戰斗在父子嶺上》。戰斗結束后,當地群眾尋找到19位新四軍無名烈士遺體安葬。父子嶺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實踐團成員們深受這段歷史的觸動,深刻體會到了新四軍戰士們的英勇無畏和愛國精神。實踐團表示,將來會把這份感動和敬意化作行動,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也會將父子嶺阻擊戰的故事廣泛傳播,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銘記先烈們的豐功偉績。相信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我們定能不斷前行,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