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日至7月7日,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尋訪工匠精神”鐵路信號青年觀察團踏上了一段意義非凡的旅程。他們于本月初,深入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電務段實訓基地,開展為期一周的專業社會實踐與學習交流活動。此次實踐旨在讓學生們近距離接觸鐵路信號系統的技術,了解現代鐵路運維管理的最新成果,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為未來投身中國鐵路事業奠定堅實基礎。
(圖為團隊成員與基地老師在工作室合影。通訊員 劉炫宏 攝)
1.初探奧秘,啟航夢想
實踐首日,團隊成員們受益匪淺。在觀摩武漢鐵路局“2+1”培訓學長學姐們對S700K型與ZD6型轉轍機的故障處理過程中,團隊成員不僅見證了高效與精準,更深刻理解了設備維護的嚴謹與細致。這兩種轉轍機作為鐵路信號系統的核心部件,其穩定運行直接關系到列車安全,學長學姐們的專業操作讓團隊成員對鐵路安全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隨后,成員們對于考取二級信號工證和定崗考試的相關知識進行初步學習,讓成員們意識到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緊密結合是鐵路人才成長的關鍵。各成員了解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鐵路信號工,不僅需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還需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職業道德,以確保每一次操作都準確無誤,為鐵路運輸安全保駕護航。
此外,由“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陳軍老師帶領成員們參觀了勞模工作室。陳軍老師親自為團隊成員們講述了自己在發明道岔清掃機、可視循環油料架、軌道電路塞釘頭拆裝裝置、新型電容罩等創新工具的故事。他深厚的專業技能、卓越的創新能力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讓團隊成員感到由衷敬佩。
(圖為基地老師帶領成員們學習室內設備知識。通訊員 劉炫宏 攝)
2.實操演練,技能升級
接下來的幾天,團隊成員進行了實踐和學習。首先成員跟隨武漢電務段電子信息類設備維保專家、技術能手歐洪陽老師學習了解鐵路信號行業規模、基本室內設備與工作場景。其中歐老師在簡要講解各個廠家的電源屏的區別與聯系后,帶領團隊成員們系統性了解學習了電源屏的組成,K5B型計算機聯鎖系統結構。隨后幾天,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武漢局首席技師陳軍老師的帶領和耐心指導下,團隊成員們親自動手模擬故障排查與修復。從最初的生疏到逐漸熟練,每一次操作都凝聚著汗水與努力,也見證了成員們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在模擬故障排查的環節中,成員們面對復雜的系統圖和錯綜復雜的線路,通過團隊協作,成功定位并解決了模擬故障,那一刻的成就感溢于言表。
(圖為基地老師帶領成員們進行轉轍機故障處理。通訊員 劉炫宏 攝)
3.智慧碰撞,思維火花
除了實操訓練,實踐團隊還與基地的技術人員進行了多場深入的技術交流。
技術人員結合工作實際,分享了鐵路信號系統升級改造的最新案例,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在鐵路運維中的應用前景。團隊成員們則積極提問,從技術創新到行業標準,從職業發展路徑到行業未來趨勢,每一個話題都引發了熱烈的討論。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不僅拓寬了團隊們的視野,也激發了他們對未來職業生涯的無限憧憬。
4.感悟成長,展望未來
實踐的最后一天,團隊成員們圍坐一堂,分享各自的心得體會。有的同感慨于技術的日新月異,表示要更加努力學習,緊跟時代步伐;有的同學則被鐵路人的敬業精神深深打動,立志成為像他們一樣默默奉獻的鐵路人。大家紛紛表示,這次實踐不僅是一次專業技能的提升之旅,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成長的蛻變。
隨著實踐活動的圓滿結束,團隊成員們,心中滿載著對鐵路信號技術的深刻理解與對工匠精神的崇高敬意,踏上了歸途。在武漢電務段實訓基地的這段時光,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飛躍,更是心靈與夢想的洗禮。他們親眼見證了鐵路信號系統的精密與復雜,深刻體會到了每一位鐵路工作者背后的辛勤與執著。這段經歷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他們前行的道路,激發了他們投身中國鐵路事業的無限熱情與使命感。未來,他們將懷揣著這份寶貴的記憶,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精湛的技能,積極投身于中國鐵路的智能化、現代化建設浪潮中,用青春和汗水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為中國鐵路的蓬勃發展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