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號召,充分發揮短視頻廣泛的用戶基礎和強大的內容創造能力,引導大學生積極返鄉開展“三農”數字化創業,向社會群體傳遞關于鄉村振興、農民生活和農產品等方面的信息,激發社會群體對鄉村的關注和認知,巢湖學院于7月14日——16日赴黃山市徽州區開展“鄉創視界”鄉村振興背景下大學生“三農”短視頻數字創業社會實踐活動。
探訪古村呈坎,感受文化魅力
呈坎是徽州古村落文化的杰出代表,有著千年歷史和豐富文化遺產。7月14日下午,實踐團隊參觀了主要景點,深刻感受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歷史沉淀。實踐團隊走進呈坎周邊的田間地頭,調研當地農業發展現狀。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和田野調查等研究方法,了解到呈坎在傳統農業基礎上引入現代農業技術,發展特色農業和生態旅游。農戶介紹了種植和銷售情況,展示了鄉村發展新面貌。調研中,實踐團隊關注呈坎的非遺文化,拜訪非遺傳承人,學習木雕、徽墨制作和剪紙等傳統手工藝,認識到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的重要性,并對數字時代下的推廣和保護有了新思考。團隊與景區管理人員座談交流,提出使用數字化手段提升景區知名度等建議,受到高度贊賞,雙方希望未來開展更深入合作助力鄉村振興。


走進西溪南古村落,品味非遺文化
西溪南古村落,位于黃山市徽州區,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村落,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和獨特的村落布局而聞名。7月15日上午,實踐團隊參觀了西溪南的主要景點,包括古祠堂、古民居和水口園林等。通過實地走訪和聽取講解,隊員們深入了解了西溪南古村落的歷史沿革和文化傳承,感受到了徽州文化的獨特魅力。在參觀古村落的同時,實踐團隊還深入到西溪南的田間地頭,實地調研當地的農業發展情況。通過與當地農戶的深入交流,隊員們了解到西溪南在傳統農業基礎上,引入了現代農業技術和生態種植模式,積極發展有機農業和休閑農業,形成了農業與生態旅游相結合的發展模式。農戶們熱情地向實踐團介紹了他們的種植經驗和農產品銷售情況,展示了新時代鄉村經濟發展的新面貌。除此之外團隊成員還了解了當地非遺產品,感受到西溪南古村落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


探訪潛口鎮,共謀發展新篇章
7月15日下午,實踐團隊一行深入黃山市徽州區的潛口鎮,開展實地調研活動。團隊首先抵達澄塘村,在村委會會議室采訪了村支書方書記,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實踐團隊詳細了解了澄塘村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探索與實踐,以及地方領導在推動村莊發展中的規劃與愿景,也了解到該村在實現鄉村振興發展中的困境和挑戰,人才隊伍的穩定性、創新性和前瞻性還有待提升。隨后,實踐團隊潛口村,參觀了歷史悠久的金紫祠。金紫祠作為徽派建筑的瑰寶,不僅展示了徽州文化的深厚底蘊,也見證了潛口鎮悠久的歷史變遷。團隊成員在參觀過程中,紛紛感嘆于古建筑的精巧與宏偉,同時也對如何在保護中傳承與發展鄉村文化有了更深的思考。



走進新四軍舊址,發揚紅色精神
7月16日上午,實踐團隊前往新四軍舊址開展紅色教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團隊參觀了紀念館、歷史遺跡和陳列展覽,深入了解新四軍的革命歷程和英勇事跡。實踐團隊還參加了“重走革命道路”活動,體驗革命戰士的艱苦環境和堅韌精神。通過專題學習,成員們討論了將紅色精神與新時代大學生責任擔當結合的方法,增強了為人民服務的使命感。團隊還調研了新四軍舊址周邊村落,了解農業發展現狀和實際問題,與村干部探討數字化手段推動鄉村振興,并提出紅色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的建議。實踐團隊表示將繼續把紅色精神融入實踐,探索革命傳統與現代科技結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激發青年學子投身鄉村振興事業,共同實現中國夢。



此次“三農”短視頻數字創業實踐調研活動,不僅讓實踐團隊成員們深入了解了徽州區的歷史文化和現代發展,更在實踐中鍛煉了大家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團隊成員們紛紛表示,要將此次調研中的所學所感帶回校園,進一步探索數字技術在鄉村振興中的應用,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