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體悟黨民情懷的無私與無畏、感悟偉大焦裕祿精神,青島科技大學的社會實踐隊伍于2024年7月26日,前往坐落于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崮山鎮北崮山村進行實地考察與社會實踐。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是一場心靈深處的思想洗禮,也是一次難得的精神的升華之旅。“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在這里出生、成長,在這片孕育了焦裕祿精神的熱土上。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深切感受到了那份親民愛民、無私奉獻的崇高情懷。

鞠躬盡瘁,建功大業敬業同學們首先來到了焦裕祿紀念館,在講解老師的帶領下,參觀紀念館大廳、了解了焦裕祿為蘭考縣治沙治荒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以及其所處的歷史背景。通過學習焦裕祿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光輝一生,同學們感受焦裕祿偉大的“鞠躬盡瘁,建功大業”的敬業精神。在這個充滿歷史沉淀的地方,每一位同學都深刻感受到了焦裕祿同志為黨為人民無私奉獻、無畏前行的崇高精神,內心涌動著無盡的感慨與敬仰。
綠我涓滴,匯它千頃澄碧
通過參觀紀念館內珍貴的歷史照片與實物展品,同學們眼前生動再現了焦裕祿同志在蘭考縣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里,如何帶領全縣人民與風沙搏斗、與鹽堿抗爭、治理內澇,最終改變蘭考面貌的感人故事。同學們體悟了何謂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何謂堅韌不拔、以身作則,何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相信同學們能夠充分理解那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科學決策、迎難而上的精神,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取得進步。
尋根覓徑,追尋紅色足跡
為了進一步加深對焦裕祿的認識和焦裕祿精神的學習,團隊前往淄博北崮山村焦裕祿出生成長的地方進行參觀學習。
團隊來到了焦裕祿故居在故居門前,學員們整齊列隊,聆聽講解員講述焦裕祿同志的成長經歷,從貧苦家庭出身到參加革命,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后來的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建設,焦裕祿同志始終以人民利益為重,無私奉獻,用生命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隨后,大家步入故居內部,一件件飽經風霜的生活用品、農具和老家具映入眼簾,每一件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學員們紛紛駐足觀看,仔細聆聽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深刻感受到焦裕祿同志“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的良好家風。
追憶往昔,重溫入黨初心
離開焦裕祿故居,團隊來到焦裕祿秘密入黨遺址。這里,是焦裕祿同志革命生涯的起點,也是他偉大精神“初心”的萌芽之地。小巷深處,一幢普通的北方民居靜靜地矗立在那里,那就是焦裕祿當年秘密入黨的地方,房屋雖已歷經滄桑,但那份莊重與神圣感依舊讓人肅然起敬。團隊成員步入屋內,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屋內陳設簡樸,卻處處透露著革命的氣息。講解員詳細介紹了焦裕祿同志入黨時的背景、經過以及他入黨后的堅定信念和無私奉獻精神。大家認真聆聽,時而點頭贊同,時而陷入沉思。
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青島科技大學社會實踐團隊深刻認識到,學習焦裕祿精神不僅要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更要將其融入到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之中。焦裕祿,這個在中國大地上傳頌了半個多世紀的名字,仿若只是課本上遙遠而模糊的記憶。然而,當我們踏入紀念館的那一刻起,這位人民公仆的生動形象便立刻鮮活起來,仿佛穿越時空,與我們進行了一場跨越歲月的對話。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和青島科技大學的一員,他們誓言將焦裕祿前輩的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發揚光大,在緬懷中學習,在學習中繼承,在繼承中踐行。以實際行動踐行青春誓言,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華章。在未來的道路上,他們將以功成不必有我的精神狀態,功成必定有我的奮斗姿態,用心用情用力投入青年奮斗的偉大實踐中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