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秦工薪火”實踐團走進陜西中維御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入探訪電機制造流程,近距離感受制造業一線的精度追求與工匠精神。
在企業現代化車間,線圈繞制、嵌線裝配等多個關鍵工位井然有序,工人操作專注沉穩。生產線上的每一項動作,皆圍繞“毫米級精度”展開,環環相扣,不容失誤。繞線工序中,±0.5°的角度容差不僅是技術標準,更是企業對品質的堅守與擔當。實踐團成員觀察后記錄數據發現,繞組結構的微調可帶來能效顯著提升,這一發現直觀地展現了“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工程內涵。
墻面張貼的“毫米級追求,納米級擔當”標語引發思考。對于高端裝備制造而言,每一顆螺絲釘、每一次電流調控,背后都代表著對產品性能的極致追求。正是這些看似微小的技術細節,鑄就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構成了中國制造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
在交流過程中,企業技術骨干分享了關于制造精度控制與質量管理的經驗,強調設備背后的標準化流程與團隊協作同樣關鍵。這一見解使實踐團成員進一步認識到,制造強國的底氣源于一線生產者的專業精神與責任意識。
此次走訪,不僅讓學生深入了解先進制造業的流程細節,也加深了對精密制造背后精神支撐的理解。實踐團還在當天簡要舉行了社會實踐基地揭牌活動,為今后持續開展校企合作搭建了實踐平臺。
中維御能的實踐經歷展現了工業精神的真實質感。它不僅存在于高樓林立的實驗室,更體現在操作臺前每一次屏息校準的專注中,也體現在將標準視為底線、將品質視為生命的集體文化里。此次實踐讓青年學子從“看得見”的技術走向“看不見”的信念,也讓“精工筑夢”的理念根植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