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大全-国产精品视频第二区第二页-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gg高清影视-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激情啪啪

三下鄉網,三下鄉指定投稿平臺
網站首頁三下鄉活動三下鄉報告三下鄉總結三下鄉心得
三下鄉網 > 三下鄉總結

淮北師范大學研究生團隊暑期"三下鄉":以紅色薪火點亮皖北鄉村教育新篇

    時間:2025-08-08     閱讀:
    來源:淮北師范大學 “薪火照皖北·紅燭育童心”——紅色基因與鄉村教育融合實踐團隊 王英杰
2025年7月21日至28日,淮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薪火照皖北,紅燭育童心"實踐團隊深入皖北革命老區,開展為期8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支由9名研究生組成的隊伍,臨渙總前委舊址為起點,經朱務平烈士紀念館、故居、雙堆集烈士陵園,最終抵達濉溪縣第一實驗小學和雙堆集中心小學,在八天行程中挖掘紅色育人資源,通過"紅色教育+鄉村支教"的創新模式,將革命精神傳承與鄉村教育振興緊密結合,為濉溪縣100余名小學生送去別開生面的暑期課堂。
舊址尋根悟初心
實踐活動第一站是臨渙總前委舊址,實踐團隊于7月21日走進這座承載著淮海戰役決策記憶的清代建筑內,團隊成員通過實物展陳、場景復原和數字沙盤,系統梳理了中原野戰軍指揮部的運作機制。這座曾作為戰役指揮中樞的古建筑內,鄧小平、陳毅等領導人簡樸的居所令成員們動容:斑駁的木床、拼湊的“首長床板”與保存完好的《論持久戰》原書靜靜陳列,543萬支前民工推車運糧的事跡深深震撼了在場所有人的心,團隊成員羅同學在參觀筆記中寫道:"當看到總前委成員用過的煤油燈和作戰地圖時,仿佛能觸摸到那個決定中國命運的歷史瞬間。"
故居緬懷鑄忠魂,陵園祭英烈志堅
7月22日,團隊探訪朱務平烈士紀念館與故居,成員們了解到這位皖北早期共產黨員如何在1928年建立濉溪首個黨支部,并最終為革命獻出年輕的生命。展柜中千補百衲的衣物見證著這位中共長淮特委書記的清貧:他常年步行50余里工作,鞋襪夜里洗白天穿。獄中遺言“為共產主義事業犧牲” 的手跡前,隊員們久久駐足——1932年因叛徒出賣,33歲的朱務平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就義于雨花臺,鎖鏈鎖住身軀,卻鎖不住向往自由的靈魂。7月23日,雙堆集淮海戰役烈士陵園內,團隊隊員們在12米高的烈士紀念碑前重溫入黨誓詞,并在淮海戰役雙堆集紀念館前齊聲歌唱《紅星歌》,以此祭奠所有為了新中國的成立而英勇獻身的烈士們,用真摯的愛國之心將此歌獻給所有心向黎明、舍生忘死的革命先輩們。
支教傳薪育新苗,調研繪就新藍圖
后五日,團隊奔赴濉溪縣第一實驗小學和雙堆集中心小學開展支教,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及知識儲備,打造了三維一體的紅色育人課堂:普通話基礎課、心理團輔課和紅歌傳唱課……普通話基礎課上,團隊成員以淮海戰役史實為經緯,構建方言與普通話的轉化橋梁。"家鄉話接龍"環節中,學生們輪流用方言講述"擔架隊""獨輪車"等革命詞匯,教師隨即進行普通話發音矯正與語義解析;心理團輔課程上,團隊成員們以沉浸式教學激活歷史認知,鼓勵學生們化身支援解放軍的百姓,用趣味游戲體驗當年支前百姓用擔架運糧的艱苦;紅歌傳唱課上,團隊成員由經典電影《閃閃的紅星》引出一首《紅星歌》,引導學生們不忘當年革命之辛苦,深刻認識到每個音符都是歷史的回響,淮海戰役精神早已在歌聲中完成了代際傳遞。
紅燭永照學子心
"這次實踐讓我們深刻認識到,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精神的傳承。"團隊成員程同學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大思政課'建設路徑,讓更多青年學子在服務鄉村中厚植家國情懷,讓愛黨愛國之心在每個學生心中永遠閃亮。”在為期八天的實踐征程中,淮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薪火照皖北·紅燭育童心”團隊以教育專業力量激活紅色基因傳承。通過系統化研學、沉浸式支教、數字化轉化三位一體的創新實踐,團隊在臨渙總前委舊址等4處紅色場館完成歷史資源梳理,于濉溪縣兩所鄉村學校開展紅色主題課程,有效破解了紅色教育抽象化難題,實現革命精神與兒童認知的深度契合。這支研究生隊伍以教育智慧詮釋新時代“紅燭精神”,證明紅色文化的傳承不僅需要歷史自覺,更依賴于符合認知規律的專業化教育設計——這正是革命薪火永續的根本保障。
 
    掃一掃 分享悅讀
三下鄉總結推薦
回頂部三下鄉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