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周杰粼 李慧婷)2025年7月11日,在指導老師楊惠、劉威志的悉心指導及隊長蘇嘉豪的帶領下,“繪出未來”社會實踐隊為期5天的羅定市連州鎮墻繪實踐活動圓滿落幕。團隊深入連州鎮車戰村桐油根,以“畫筆為媒、文化為魂、實踐為基”的多元模式,為鄉村顏值提升與文化傳播注入青春活力,繪就了一幅充滿鄉土氣息與青春色彩的振興畫卷。
團隊在墻繪創作前,先深入挖掘連州鎮的文化根脈與發展動能,為藝術創作奠定深厚的鄉土根基。隊員們走訪連州戰斗紀念公園,在革命舊址前聆聽英雄故事,重溫烽火歲月;走進羅定革命史料館,通過泛黃的文獻、珍貴的實物,感悟當地紅色文化的厚重底蘊;在人才驛站與當地干部交流,了解鄉村人才引育留用的現狀與需求;在油茶主題公園考察特色產業,圍繞種植、加工等環節,探討“一村一品”的發展路徑。這些探索讓隊員們既觸摸到歷史的溫度,也看清了鄉村振興的現實圖景,為后續墻繪創作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素材與靈感源泉。
參觀現場
基于前期對當地文化的深度調研,團隊以墻繪創作為核心,將文化元素轉化為視覺語言,助力連州鎮完成人居環境的煥新升級。在車戰村外墻,隊員們完成近一百平方米的“鄉村振興主題墻”,將調研中提煉的農耕場景、特色物產等元素融入畫面——無論是田間勞作的生動場景,還是本地物產的鮮活呈現,都源自對鄉土文化的細致觀察。過去斑駁脫落的墻面由此蛻變為展現鄉村風貌的“立體畫卷”,讓熟悉的田園風光以藝術化的方式呈現,成為鄉村風貌的一道亮眼風景。
此次實踐是一場青春與這片土地的雙向成就。隊員們白天頂著高溫作畫,汗水浸透衣衫卻未曾停下畫筆;晚上圍坐討論修改方案,讓作品更貼合當地的風土氣息。靈感從田間稻浪、花田美景而來,筆觸里既有藝術的巧思,更有對土地的深情。正如隊員們所說:“我們用色彩點亮了連州鎮,而連州鎮用真實教會了我們成長。”
墻繪現場
連州鎮的文化振興正翻開新的篇章,這場墻繪實踐,恰是其中一抹鮮活的注腳。團隊期待,這些墻面能持續發揮作用,既成為鄉村環境中兼具美感與溫度的“風景線”,吸引更多游客走進鄉村、了解連州;更盼能帶動更多青年力量加入,用創意為墻面“煥顏”、為傳統文化“賦能”,讓文化振興的種子在這片土地上持續生長,最終結出鄉村全面振興的碩果。
成員大合照
畫筆為證,青春無悔。“繪出未來”社會實踐隊以色彩為語言、以熱情為動力,在連州鎮的墻面上書寫青年擔當。從墻面改造到鄉土風貌展現,從技能實踐到情感聯結,每一筆都是對“鄉村振興,青年先行”的生動詮釋,也是對“百千萬工程”的積極響應。未來,工商管理學院將繼續組織青年學子深入基層,用專業所長賦能鄉村建設,持續為鄉村振興及“百千萬工程”添磚加瓦。同時,也真誠祝愿連州鎮在發展進程中穩步前行,于鄉村振興的征程中展現更多活力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