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上午,廈門醫學院臨床醫學院“親清晉企行,青衿鑄醫心”實踐隊的身影,走進了晉江經驗館與循跡刺桐主題展館。這場實踐之行,既是為解碼晉江企業家精神而踏上的“尋根之旅”,更是在“拼搏”的底色與“堅守”的坐標中,與醫者初心進行的一次深度“精神共鳴”。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晉江經驗館。張雙供圖
晉江經驗館的三個展廳構成了立體的精神坐標系。“歷史記憶”展廳里,泛黃照片中家庭作坊與古樸工具,是晉江人“愛拼才會贏”信念的最初載體——在“高產窮縣”時期,這些看似簡陋的生產單元,已孕育著突破資源桎梏的原始動力。從“拼體力”的家庭作坊到“拼智慧”的企業集群,從“求生存”的代工生產到“創品牌”的自主創新,展廳里的每一件實物都是精神發展的見證:從家庭作坊的針線到現代企業的智能生產線,晉江企業家精神從“敢拼”到“會拼”的迭代,都是在實踐中不斷突破、在需求中持續發展的結果。
圖為講解員向隊員講解晉江企業從代工到創牌的發展史。張雙供圖
循跡刺桐主題教室里,習近平總書記22次泉州之行的足跡與63處實踐印記,勾勒出企業家精神成長的生態密碼。“民營經濟”、“縣域特色”等主題單元的展陳,清晰地展現出:晉江企業家的“敢為天下先”,從來不是孤立的冒險,而是植根于政策引導與市場規律共生共榮的土壤。這種“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財富”的良性互動,讓拼搏精神有了可持續生長的養分,最終轉化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圖為實踐隊在循跡刺桐主題展館合照。鄒慧燕供圖
此次實踐的深層意義,在于讓隊員們真切領悟:晉江企業家精神的內核,是將“潛在可能”轉化為“現實可行”的強勁行動力,更是將“責任擔當”提煉為“實踐方法”的高效轉化力。實踐隊后續將走訪的七匹狼、勁霸等企業,正是這種精神的生動載體;而醫學生未來將面對的手術臺與實驗室,亦將成為這種精神延伸的全新場域——未來臨床學習中,當如晉江企業“突破工藝壁壘”般精研基礎技能;醫患溝通時,當如晉江企業“堅守誠信根本”般踐行醫者德行,讓“創新、誠信、拼搏”成為從醫之路上的鮮明精神坐標。
通訊員:桂伊涵、林燁鑫、鄒慧燕、吳冕君、陳琪廷、陳雅莉、何雨佳、張雙、顏嘉銘、李怡靜、李依萍、王南希、黃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