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發揮青年學子的青春力量,揚州大學廣陵學院“同赴大別山,共襄振興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于7月6日到7月7日,來到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與兒街鎮,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其目的旨在幫助人們增強對與兒街鎮特色產業的認識,借鑒與兒街鎮鄉村振興的發展模式。
走進鄉村,采訪鄉村建設基層干部在抵達與兒街鎮前,團隊成員了解到葉昌海同志是鄉村振興站的站長,也是政府基層干部的勞模代表。對此,團隊成員在網上查閱了與葉昌海同志相關的資料,對其有了初步的了解。葉站長在講述與兒街鎮的發展情況時,特別強調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他們的職責,并指出2020-2025年是與兒街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結合發展的階段。在葉站長講述完與兒街鎮的發展狀況后,團隊成員就其經歷針對性地提出了幾個問題,了解到進一步結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深化發展是與兒街鎮的下一階段發展目標;認識到要想實現與兒街鎮的鄉村振興,解決村民貧困問題是基礎,與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是關鍵。團隊成員就與兒街鎮的發展現狀與模式展開了充分討論,深刻認識到基層干部的艱辛與鄉村振興的重要性。
 |
圖為2024年7月6日,葉站長向團隊成員介紹與兒街鎮發展狀況。團隊成員 汪翠萍 供圖 |
深入群眾,調研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成果團隊成員跟隨葉站長走訪慰問當地的一戶脫貧戶,實地調研鞏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結合發展的成果。在與脫貧戶的爺爺的交流中,團隊成員了解到政府部門在幫扶農戶提升村鎮經濟水平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政府針對具有返貧風險的農戶設立了六項保護措施。如產業獎補,農戶發展如茶葉、毛竹和小龍蝦等特色產業,政府將會給予資金獎補,上限是3000元,增強了農戶的內生動力。再如開展培訓,農戶有意愿發展特色農業,政府可提供技術培訓與指導。此外,政府還提供家政服務培訓,增加農戶的專業技能等。
走進脫貧戶家中,團隊成員切實感受到基層干部的艱辛負責與人民群眾的積極響應。爺爺家中家電設施齊全,不存在溫飽問題;身體健朗,精神矍鑠,還經營著山上的幾畝茶園。爺爺表示很感謝政府近年來對他們的幫助,希望政府能夠再接再厲,幫助村子實現振興,也希望自己經營的茶園在實現自身富裕的同時,也能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此外,爺爺對于團隊成員的到來也感到很高興,爺爺說:“在你們身上,我看到了未來鄉村振興的力量。”
 |
圖為2024年7月6日,團隊成員走訪慰問一戶脫貧戶。團隊成員 高萱媛 供圖 |
走進一線,調研霍山茶海研學營地在實地考察前,團隊成員查找資料了解到霍山茶海研學營地是當地農旅融合發展的特色產業之一。凡沖海基地設立了制茶體驗,品鑒茶文化等研學課程,形成了集研學、戶外運動與茶葉采摘等活動為一體的產業鏈。在與當地工作人員的交流中,團隊成員得知每年在茶葉采收的季節,有許多的研學團隊前往茶海營地進行研學。研學基地在幫助同學們收獲知識的同時,也讓與兒街鎮收獲了經濟。葉站長講述到,凡沖茶海研學基地在高峰的時候,一天接待的游客數量可達2000多人次,極大地帶動了周邊群眾的經濟發展。
 |
圖為2024年7月7日,團隊成員前往霍山茶海研學基地進行調研。團隊成員 高萱媛 供圖 |
在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經過調研總結了與兒街鎮的鄉村振興模式——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以產業振興為主,鼓勵農戶發展特色農業;輔以發展旅游業,通過修建民宿,發展旅游業,并結合茶葉、小龍蝦等特色產業,促進農旅的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賦能。
 |
圖為2024年7月7日,團隊成員前往當地民宿進行參觀。團隊成員 高萱媛 供圖 |
據了解,本次的與兒街鎮社會實踐活動,給團隊成員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會,讓團隊成員能夠深入基層,切實感受到在鄉村振興中,基層干部工作的艱辛,以及人民群眾的積極配合與團結協作的力量。在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積極收集信息、發現并分析問題,認識到要實現鄉村的振興不能僅靠國家、政府、干部個體的力量,而是需要更多像葉昌海站長那樣能夠深入群眾,肩負起實現鄉村振興的重擔,為人民負責的基層干部;需要人民群眾的信任與響應;需要青年這一代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活力,發揮青年力量,在本次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助力霍山縣的鄉村振興,為國家的鄉村振興事業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