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抗戰精神,追尋黑土英魂——武漢鐵院“赤心青音”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團哈爾濱行為了有效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子深入了解黨的光輝歷史、深刻感悟黨的初心使命、傳承黨的紅色基因,深刻領會和傳承那些在艱苦歲月中鑄就的紅色精神,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赤心青音”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團的同學們這個夏天一直在祖國大地開展“行走的紅色課堂”沉浸式學習活動。
第六站,哈爾濱。2024年7月26日-27日,“赤心青音”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團成員程艾奧一行來到哈爾濱這座鐫刻著英雄魂的美麗城市,她們前往東北烈士紀念館瞻仰抗聯英魂,走進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感受刻骨銘心的國仇家恨,兩天的沉浸式學習讓同學們方法親歷了革命先烈的英勇與犧牲,進行一場精神與思想的洗禮。

團隊成員程艾奧在抗聯英雄雕像前留影
7月26日,她們來到東北烈士紀念館,紀念館成立于1948年10月10日,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曼街241號,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全國首家革命紀念館。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解放。為紀念在東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革命先烈,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行政委員會、東北軍區開始籌建烈士紀念設施,并選定偽滿洲國哈爾濱警察廳舊址作為東北烈士紀念館館址,許多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曾被關押在這里進行刑訊,這里有他們曾經堅韌不屈的反抗。館內基本陳列包括《黑土英魂一東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烈士事跡陳列》和《偽滿洲國哈爾濱警察廳遺址及罪惡展》,從抗日怒潮、地下烽火、血染沙場、黑土英魂等方面展示了抗日英雄楊靖宇、趙一曼、趙尚志及解放戰爭時期的董存瑞、朱瑞等147位英烈、集體的英雄事跡。

東北烈士紀念館內烈士事跡陳列展示

成員參觀東北烈士紀念館館內布景
“中流砥柱 東北抗聯建立”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在我國東北發動暴亂侵占沈陽城,東三省即將淪陷。中共滿洲省委緊急召開會議,中共中央駐東北代表——26歲的羅登賢在會上堅決表示共產黨人定與東北人民共存亡,這讓恐慌中的東北百姓看到了希望和光明。隨后他任滿洲省委書記并將省委機關轉移至尚未被日軍侵占的哈爾濱。中央陸續派了楊靖宇、趙尚志等骨干前往東北參加戰斗。他們在東北各地組建起14支抗日游擊隊,天氣惡劣、武器落后、糧食短缺,戰士們面對艱苦的條件毫不退縮,與日軍展開殊死搏斗。經過不斷的整合,這些游擊隊整合成6支東北人民革命軍,他們是抗日的第一批火種,成為日后東北抗日聯軍的基礎力量。1935年,日軍進一步制造了華北事變企圖建立第二個偽滿洲國,中共中央發表《八一宣言》(即《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楊靖宇、趙尚志等抗日部隊聯名發表宣言宣布將人民革命軍、反日聯合軍、游擊隊等部隊全部整編,至此東北抗日聯軍正式成立,他們成為白山黑水抗擊日寇的中堅力量,燃燒起長達14年的抗日熊熊烈火。
“炮火千鈞,英魂不朽”一進入烈士陵園,隊員程艾奧就能感受到莊嚴肅穆的氛圍。當走入烈士陵園中,映入眼簾的是朱瑞將軍墓,我們對于這位將軍并不十分了解,當看向墓碑上的碑文時,才知道朱瑞將軍是我國炮兵之父,他從小到大酷愛專研,是我軍的炮兵奠基人。1927年夏,朱瑞從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他選擇繼續留在蘇聯學習軍事,隨后進入莫斯科克拉爾炮兵軍官學校學習,因學習成績突出,得到了炮校領導和同學的普遍稱贊。1929年7月,朱瑞結束了在炮兵學校的學習回國參加革命。
1945年我軍在延安辦了一所炮兵學校,朱瑞申請到炮兵學校當教員,1947年后,隨著戰爭的發展,前后方的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為保證戰爭需要,朱瑞親自主持工作,先后組建了迫擊炮團、戰車團、高炮團等5個團。1948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總攻,朱瑞一聲令下,各種口徑的火炮如雷鳴般的怒吼。不過6個小時,就將守軍全部殲滅,活捉敵師長王世高,勝利拉開了遼沈戰役的序幕。不幸的是,朱瑞將軍在研究我軍繳獲的美軍的榴彈炮的路途上不幸觸雷犧牲。中共中央在唁電中指出:“朱瑞同志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炮兵建設中,功勛卓著,今日犧牲,實為中國人民解放之巨大損失。

成員程艾奧在朱瑞將軍墓前留影
“無畏戰士,英名錄” 戰爭是一場殘酷的試煉,但它也鑄就了無數英勇無畏的戰士。他們身披簡陋的裝備,面對敵人的炮火和兇殘的侵略從未退縮。他們在戰火中勇往直前。在戰爭的硝煙中,我們看到了無數感天動地的英雄事跡。他們或許是身先士卒的將領,用智勇雙全指揮著部隊抗擊敵人;或許是普通的土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堅固的防線。他們用行動詮釋著軍魂精神的真諦,用生命捍衛著國家的領土完整。

成員程艾奧在“英名錄”碑前留影
“堅強后盾 軍民聯合御敵”東北烈士紀念館內珍貴了眾多文物和歷史資料。一件件珍貴的文物、照片和文件,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先烈們的英勇無畏和無私奉獻。他們為了國家和人民,舍棄了個人的安危,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革命事業,特別是看到那些烈士們的雕像和照片,不禁為他們的犧牲感到悲痛。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和平與繁榮。

烈士英雄的名錄圖
“無聲的眼淚,不能忘卻的血淚史”7月27日,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走進了日軍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這是一段地獄般的歷史存在的罪證,讓我們看到了侵華日軍的野蠻與反人類。這里曾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武器研究、實驗及制造基地,殘忍的日本軍國主義違背國際公約在這里用活人進行各種慘無人道的實驗。在這里人沒有姓名只有編號,統稱為“馬路大(試驗品)”,他們在中國人血肉身軀上進行活體毒氣、冰凍、解剖、截肢、蒸干實驗,三個巨大的焚尸爐在13年內沒有一天停止過冒煙,直至1945年日軍戰敗,一把火燒毀了罪證企圖掩蓋一切真相。這里是日本對外侵略擴張、掠奪資源、踐踏主權的重要罪證。歲月如梭,光陰荏苒,曾經的苦難已經遠離我們,但這段歷史永遠都不會被歲月遺忘,這是中華民族的災難,是新時代我們奮勇向前的基石,人民從未忘卻。

日軍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里焚燒尸體的鍋爐房遺址
陳列館共分為日本細菌戰、七三-部隊一日本細菌戰的大本營、人體實驗、細武器研制、實施細菌戰、毀證與審判六個主題展示了一萬多件文物。通過這些文物可以親歷日本細菌戰的殘酷和七三一部隊反人類的罪行,那些剖腹的工具早已被歲月磨的破爛不堪,可就是這樣冰冷的工具解剖了我們無數活生生的同胞。人體含78%的水,這是日本七三一部隊拿中國人在火爐里蒸干得出的數據;把肉凍到-20度以上,再用開水倒上去可以使肉最快從骨頭上脫落,這是他們拿中國小女孩試驗出來的;人類不吃飯只喝水能堅持60天,這是他們拿中國人試驗出來的……歷史太過沉重,我們根本不敢細聽,一閉眼,同胞們絕望哀求的臉龐就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文物寂靜的躺在展示臺上,它們背后是人間地獄、是無法釋懷的血淚史。

日軍七三一部隊關押中國人的牢房
踏進日軍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那一刻,我們感受到了內心的冰冷與無助,我們無法理解更無法釋懷日軍曾經的反人類、反文明、反倫理行為,這里每一個中國人都在無聲的哭泣。從七三一遺址出來穿過一段黑暗過道時,腦海里回想起那段話:“向前走,別回頭,記得來時的路。我們是希望,是未來,過去的罪惡與仇恨,都會在你我手中終結。”

團隊成員程艾奧在七三一陳列館前留影
兩天的哈爾濱之行讓我們久久不能釋懷,在這里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已經遠遠超越了歷史書帶給我們的觸動。我想,這也是我們開展“行走的紅色課堂”的意義,我們要將祖國大地更多的紅色歷史、紅色精神傳播給大家,從厚重的紅色歷史中感受我們新時代青年學子的責任擔當。以史為鑒,珍惜今日之和平,銘記歷史,不忘初心,讓英雄的精神、堅韌的信念、曾經的苦難都化作我們每一個人奮斗和前行的動力。希望我們都能以革命先輩為榜樣,繼承和發揚他們的光榮傳統。通過實際行動,在新時代繼續書寫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篇章。
作者:程艾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