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2日,在這個充滿希望與活力的夏天,由東北林業大學11名同學組成“科研助農小分隊”參加本次“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來到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后轉戰到黑龍江省七臺河市的鄉村地帶。隊員們帶著對農業科研的熱忱,深入農村,用知識與實踐的雙重力量,為鄉村振興注入了科技的活力。
圖為科研助農小分隊出征合照供圖:李佳鈺
科學的力量:田間樣本科學分析
走出校園,小分隊成員們深入田地,親手采集土壤和作物樣本,進行實地研究。通過科學分析,比較其葉片含水量,葉綠素,丙二醛(MDA)等不用參數為當地農業生產提供了精準的數據支持,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例如,當地村民遵循傳統耕種方式,缺乏技術含量和科技產物的運用;其次由于不科學的種植方法從而導致土地抗洪,抗旱能力減弱。展現了科技在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圖為隊員胡杰將采集的樣本進行科研分析 供圖:張偉三
智慧的碰撞:與村委會的座談會
在與村委會召開的座談會上,小分隊成員與當地干部深入探討了農業發展、農村教育、環境保護等多個議題。雙方就如何利用科技推動農業現代化、提升農民生活水平、保護鄉村生態環境等關鍵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達成了多項共識,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智慧和力量。
圖為隊員們與村委會書記及駐村干部進行座談會 供圖:李佳鈺
田野的聲音:街頭采訪與問卷調查
小分隊成員們深入田間地頭,開始了街頭采訪和問卷調查。他們與農民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的需求與心聲,了解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并收集群眾們對鄉村振興,生態治理,及當地農業發展情況的了解情況等方面的數據,以便為各崗位工作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大學生自身提供參考和指導。本次調查問卷分析報告提供了一個全面了解當地的農村情況機會。通過這些數據,可以更精準地識別問題并采取行動,以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后續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方向,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精準的政策建議。
圖為隊員鄒文浩仲維雪進行采訪 供圖:武瑨壘
知識的播種:化生課堂點亮智慧之光
結束了農業的調研小分隊轉戰到了七臺河市,在當地的一所鄉村學校,隊員們開展了教學幫扶的活動。成功舉辦了化資先鋒課堂。“化自然之資源,生和諧之未來”活動將教育元素融于到科普現實場景中,為青少年構筑精神基石,夯實人生根基。他們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生動有趣的化學實驗。通過實驗演示、互動問答等方式,小分隊成員不僅傳授了科學知識,更激發了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為他們播下了追求知識與夢想的種子。
圖為隊員林奕晗王耀萱進行實驗示范 供圖:狄可盈
文化的熏陶:參觀博物館與奧運冠軍展館
活動期間,小分隊還組織參觀了七臺河市博物館和短道速滑冠軍館。通過參觀,隊員們不僅了解了城市的歷史變遷,還深刻感受到了體育精神與鄉村文化的交融,激發了對未來的憧憬與奮斗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