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了解農業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地位,捕捉農業發展動態,河海大學“枝葉扶蘇”城鄉融合調研團前往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實踐調研,先后參觀其科技創新核心區、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區和輻射帶動區,深刻領悟這一中國首批、長三角地區唯一的國家農高區在鄉村振興中的使命與擔當。
團隊成員在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合影
實踐團成員一同前往南京農高區規劃展示館,講解員對于農高區的職能定位詳細介紹,展示內容圍繞國務院批復“兩區一地”定位,涵蓋農高區概況、發展、規劃和愿景,全面展現了南京國家農高區的誕生、發展和未來規劃等。在雙方對話中,團隊成員無一不感受到南京農高區的創新氛圍,展板上的一項項成就深刻體現著園區以綠色智慧農業為主題,以生物農業為主導產業,堅持科技賦能農業、科技賦能鄉村振興。
實踐團聆聽講解員介紹農高區規劃
在具備對農業科技化的基礎概念后,調研團深入園區的示范工廠內參觀學習,包括深能植物工廠、白馬中植兩莓產業示范園、神農智慧農業研究院等地。團隊成員走進植物工廠,看到密閉培育室里的花卉和蔬菜,如“笑臉花”、生菜等植物生長在6層的立體架子上,被吸滿營養液的可降解海綿滋養著,植物養植的全過程不受病蟲害干擾,符合現代人們對于健康產品的需求。
實踐團參觀無菌作物
在白馬中植兩莓產業示范園,調研團與園區人員展開座談,主要圍繞園區內兩莓作物的產銷狀況、當地人民的勞作活動展開,負責人詳略得當地介紹當地發展兩莓的起源與相應成果,展示鄉村振興政策下農業發展的路徑,引發大家深思。
實踐團成員與白馬中植兩莓產業示范園負責人展開會談
調研團最后前往了神農智慧農業研究院。在這里,調研團成員參觀了作物-大氣-土壤信息傳感網、便攜式谷物品質檢測設備、智能收獲機、無人植保彌霧機等農業科技設備。團隊成員還參觀了智慧農作管理云平臺,該系統分為數字農田、智慧物聯、監測診斷、數字營銷等部分,通過物聯網技術與大數據管理,作物種類、土壤環境和氣象信息等各式各樣的信息都可以在系統中查看,每塊農田的產量也可以通過云平臺的數據來預測,農戶們甚至也可以通過云平臺向專家提問。智慧農作管理云平臺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管理效率。
實踐團參觀智慧云作管理云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