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南京郵電大學電子與光學工程學院、柔性電子(未來技術)學院“紅脈智郵·振興乳山”志愿服務團于2024年的7月7日-7月14日走進乳山市,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本次實踐活動以青春獻祖國,服務進鄉村為指導思想,團隊成員們不僅走進生態自然,探訪了自然風光旖旎的稗子劉家村茶田;還緬懷革命歷史、學習紅色文化,參觀了革命底蘊豐厚的馬石山十勇士紀念館與膠東特委紀念館,探訪了誕生“三花”精神的馮德英故居;此外還深入走訪社區,感受鄉村振興下老舊小區的改造變化;最后團隊積極傳播知識種子,志愿在乳山市圖書館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志愿課程,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為更具體地了解在紅色文化助力幫助下乳山鄉村振興,文化發展的情況,“紅脈智郵·振興乳山”志愿服務團來到了馮家鎮人民政府與農發行乳山支行。在乳山茶廠,他們采訪茶民與新茶民代表,了解農業發展變化與紅色文化的助力;他們參觀茶場的各個領域,實地見證著農業發展新氣象;他們體驗傳統農活,親身感受著農業詮之為何。在馮家鎮人民政府,與團委書記,聊經驗,聊發展,聊感受,聊紅色文化,深刻感受到乳山人民的巨大動力和紅色精神的指引。
走近自然,體驗茶園文化
茶圣陸羽在《茶經》中所言:“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為了更深刻地領略自然之美與茶文化的韻味,“紅脈智郵,振興乳山”志愿服務團踏上了前往風光旖旎的稗子劉家村茶田的旅程。在茶農的悉心引導下,他們親自動手,于翠綠的茶壟間采摘鮮嫩的茶葉,親身體驗了從綠意盎然的茶園到茶香四溢的茶廠這一神奇轉變的全過程。“乳山茶園遵循‘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的原則,即采摘時只選取茶樹頂端最嫩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這種采摘方式能夠確保茶葉的嫩度和口感,同時也有利于茶樹的生長和恢復。”實地學習中,青年志愿者們深切感悟到,每一縷裊裊升起的茶香之中,都蘊含著茶農們辛勤耕耘的汗水與世代傳承的智慧結晶。
團隊成員與當地茶農交流并學習
茶,是土地與手掌的溫度;愿,是心靈與行動的熱忱;路,是希望與傳承的旅程。志愿服務團同時也與乳山市帽山茶葉加工廠交流學習,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參觀了茶葉加工車間,親眼目睹了從鮮葉到成品茶葉的完整加工過程。從殺青、揉捻到干燥、篩選,每一步工序都嚴格遵循傳統工藝,確保了茶葉的品質和口感。同學們為茶廠制作宣傳視頻,結合抖音、微信等平臺為乳山茶園做宣傳。深入地了解了乳山茶葉的產業發展現狀和茶農的經濟收益情況,親眼見到茶農們忍受夏日的炎熱和條件的艱苦仍在為著生計忙碌著,讓隊員們更加體會到勞動的光榮意義與堅持不易,理解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必要性。
緬懷先烈,傳承紅色基因
偉大的精神是前進的動力。為了讓“馬石山十勇士”精神在新時代的浪潮中更加熠熠生輝,實踐團成員們毅然前往馬石山十勇士紀念館與巍峨的紀念塔,通過一系列深入細致的調研、學習與采訪活動,多維度、全方位地挖掘和傳承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在莊嚴的紀念碑前,他們肅立鞠躬,靜默沉思向長眠于此的英烈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緬懷,這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與反思,更是對英烈遺志的承繼與發揚。隨后,實踐團一行又轉戰膠東特委紀念館和馮德英故居。進行了一場深刻的紅色教育之旅。在紀念館內,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生動再現了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和革命先輩英勇無畏的精神風貌。
“迎春花,迎太陽;迎來救星共產黨;窮人翻身干革命;流血犧牲里應當”在馮德英故居,志愿者們通過參觀學習,了解了這位著名作家的成長歷程和文學創作背后的故事,深刻體會到了文學與革命精神的緊密結合。這些活動不僅激發了青年學生的愛國情懷,也讓他們更加堅定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信念。
探訪馮德英故居并感悟“三花”精神
走進基層,深入群眾需求
扎根沃土,才能汲取養分;立足基層,方能了解真需。在農發行乳山支行副行長的陪同下,團隊成員參觀了已經改造完成的老舊小區,并了解了該小區的改造歷程。團隊成員積極向副行長提問并與當地居民進行交流,深刻認識了農發行在鄉村振興的重要作用,也堅定了他們投身社會,為民服務的信心與決心。
了解小區改造史并與當地住民合照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期七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對于參與其中的青年志愿者而言,是一次深刻而難忘的經歷。在這段時間里,他們不僅跨越了地理的界限,更走進了村民們的心靈深處,建立起了跨越年齡與身份的深厚情誼。實踐團成員走訪居民,與獨居老人交流,傳遞愛與溫暖,宣傳綠色環保知識,科普反詐、智能手機用法等,關愛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走訪中與抗戰老兵的交流中,志愿者們更是滿懷敬意地聆聽了老人們講述的英勇故事。深刻感受到了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中先輩們的艱辛與犧牲,更讓他們對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知識傳遞,點亮希望之光
“今天做祖國的好兒童,明天做祖國的建設者,美好的生活屬于你們,美麗的中國夢屬于你們。”“紅脈智郵,振興乳山”志愿服務團將知識的種子播撒在了乳山市圖書館。結合自身專業優勢,精心準備了多門趣味橫生的課程,包括環境保護、科技興國知識、讀書分享會等,吸引了眾多當地青少年參與。志愿者們耐心講解,與孩子們互動交流,不僅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也激發了他們對科技知識的濃厚興趣。這一系列課程,不僅是知識的橋梁,更是心靈的紐帶,它們連接著城鄉,也連接著過去與未來,共同繪制出一幅教育公平與發展的美好圖景。
實踐團與當地學生合照
結語
南京郵電大學“紅脈智郵,振興乳山”志愿服務團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不僅增強了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也為推動鄉村振興、傳承紅色文化、促進教育公平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未來,他們將繼續秉承初心,以堅定的信念、無私的奉獻和不懈的努力書寫更多青春華章,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貢獻更多青年智慧與力量。在這條充滿希望與挑戰的路上,他們相信,只要心中有夢、腳下有力,就一定能夠迎來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明天。他們志愿的腳步堅定而深遠,他們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