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 年 7 月 7 日,日軍制造盧溝橋事變,中國全國性抗戰就此拉開序幕。歷經全體同胞長達八年的艱苦卓絕奮戰,我們終迎全面勝利,得以洗刷民族恥辱,挺直脊梁做人。
八十八載光陰如駒過隙,時序更迭至 2025 年 7 月 7 日,此日為周一。慈心筑夢實踐隊置身河源紫金縣已八日,今日亦是開啟支教征程的伊始之日,又逢盧溝橋事變紀念日。為將愛國情懷深植人心,以先輩精神滋養后學,15 位共青團員攜 32 位紫城鎮第二小學的少先隊員,奔赴中山公園山麓的劉爾崧紀念館。
中山公園山麓,劉爾崧紀念館古樸莊重,在綠樹掩映下更顯肅穆。少先隊員們佩戴著鮮艷的紅領巾,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懷著崇敬與期待的心情踏入這片神圣之地。劉爾崧同志,我黨早期黨員先鋒,工人運動領袖翹楚。他自幼立下報國宏志,踴躍投身愛國運動,23 歲便領導工人運動,振臂高呼反帝口號,是我黨早期革命事業的中流砥柱。1927 年風云突變,國民黨反動派悍然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劉爾崧同志不幸被捕。獄中,他寧折不彎,臨刑前高呼 “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中國共產黨萬歲!”,壯烈犧牲于廣州珠江白鵝潭,年僅 28 歲。他的一生雖短暫,卻如流星般閃耀,為后世留下了無盡的精神財富,成為我們心中不朽的豐碑。
踏入紀念館,劉爾崧同志的銅像巍然矗立,那堅毅的目光、挺拔的身姿,仿若穿越時空,向我們訴說著那個時代的苦難與抗爭。全體成員心生崇敬與緬懷之情,現場一片寂靜,時間仿佛凝固,少先隊員們仿若跨越時空與英雄對話,從那銅像中感受到了先輩的偉岸與不屈。
共青團員代表沉穩主持儀式,全體在銅像前高唱《義勇軍進行曲》。激昂的旋律響徹紀念館,每一個音符都飽含著少先隊員們對祖親的熱愛與守護之志。那嘹亮的歌聲,如同一把把利劍,刺破歷史的陰霾;又似聲聲號角,激勵著少年們奮勇向前,傳承先輩遺志,捍衛祖國尊嚴。
國歌落音,共青團員代表飽含深情地講述劉爾崧同志生平。從童年立志,懷揣救國救民之志,到積極投身工人運動,帶領工人們為爭取權益、反抗壓迫而不懈斗爭;再到英勇就義,視死如歸,留下氣壯山河的豪言壯語。每一段經歷都似重重鼓點,叩響少先隊員們的心靈之門。他們聽得聚精會神,眼中閃爍著對英雄的敬仰與對那段歷史的深刻思索,切身感受到先輩們不懼艱險、為國捐軀的分量,也更加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繼而,實踐隊引領少先隊員們齊聲誦讀劉爾崧同志名言 “??煽?,石可爛,此志不能移”。那鏗鏘有力的誓言在館內久久回蕩,這不僅是對先輩精神的傳承,更是新時代少年對祖國許下的莊重承諾。以劉爾崧精神為燈塔,把愛國情、報國志融入今后的每一步成長之路,努力學習,錘煉品格,時刻準備著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后,全體高歌少先隊隊歌,清脆歌聲滿載理想與希望,飄蕩在紀念館上空。在雄壯的歌聲中,大家依依不舍地完成合影,為這場意義非凡的紀念活動畫上圓滿句號。然而,愛國之火已在少年心間熊熊燃起,那火焰必將照亮他們未來的漫漫征途。劉爾崧同志的精神,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星辰,永遠閃耀在少先隊員們的心中,激勵著他們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行,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讓愛國情懷永不褪色。
來源:廣東金融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百千萬工程突擊隊慈心筑夢實踐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