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多項調研數據揭示了農村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嚴峻性。為守護兒童心靈成長、提升農村家長對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視,7月7日,江西師范大學“贛風青行” 鄉村振興服務隊走進新干縣大洋州鎮“童心港灣”夏令營,開設了一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課程,實踐隊隊員化身心靈引路人,用心用情,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心靈體驗。
01 方寸載暖意,童心漾笑顏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溫馨課堂上,小小的姓名牌成了傳遞關愛的暖心載體。實踐隊隊員們提前備好孩子們的姓名卡片,每張卡片都被悄悄貼上專屬祝福 ——“要每天快樂鴨!”“你很棒喲!”“一直微笑,永遠開心!”…… 一句句軟萌又真誠的話語,和立體愛心一起,在方寸之間攢滿溫柔。一張張普通的卡紙,經過裁剪、書寫、裝飾,變成了獨一無二的暖心禮物。這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姓名標識,更是一份對 “被看見、被珍視” 的確認,讓孩子們在細微處感受到被愛,也悄悄播下 “悅納自己、溫暖他人” 的種子,讓溫暖從 “名” 開始,在童心深處悄悄發芽。
02心語探情緒,慧解破憂毒 “你中毒啦!”一聲清脆的呼喊,打破了炎炎夏日的沉悶。隊員們化身“情緒女巫”,為孩子們帶來一堂特別的心理健康教育課,開啟了一場充滿趣味與智慧的“解毒”之旅。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需要開動腦筋,猜測“女巫”選擇這個情緒詞作為“毒藥”的理由并嘗試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法——“解藥”。孩子們積極發言,分享自己遇到類似情緒時的感受,現場氣氛熱烈而融洽。“這堂課真好玩兒!”一位參與活動的小朋友興奮地說,“不開心的事情說出來和大家一起想辦法,就不那么難過了。”這堂“情緒女巫的毒藥”心理健康課,以獨特的創意和輕松的氛圍,成功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將心理健康知識轉化為他們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游戲體驗。它不僅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認識自我、管理情緒的窗戶,也為鄉村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03童聲遠飛揚,心曲納晴陰 “If you’re happy happy happy, clap your hands!” 明快的旋律在教室里回蕩。在引入“happy(開心)、angry(生氣)、scared(害怕)、sleepy(困倦)”四個情感關鍵詞后,隊員將If You’re Happy英文歌曲分成四部分進行不同倍速重復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動作都是相應情緒的直觀表達,比如拍手傳遞著開心時的雀躍,跺腳展現出憤怒時的激動,捂臉表現出害怕時的驚恐,打哈欠則演繹出困倦時的慵懶。孩子們在模仿這些動作時,實際上是在深入感知和理解不同情緒的外在表現和內在感受,這有助于他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情緒世界,提高情緒的自我覺察能力。當被邀請上臺展示時,小朋友們毫不怯場,用生動的肢體語言詮釋著不同情緒,笑聲與掌聲匯成歡樂的海洋。英語單詞在韻律與動作中變得鮮活可感,語言的種子在游戲里悄然播撒。

江西師范大學“贛風青行”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們以創新的心理教育方式去理解、去呵護鄉村兒童的心靈,通過姓名牌的溫暖互動教會孩子們自我認同,在"情緒女巫"的趣味游戲中培養情緒管理能力,借助英文歌曲的韻律節奏促進情感表達。這些精心設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不僅幫助孩子們構建起積極的心理防御機制,更增強了他們應對成長挑戰的韌性。隊員們用實際行動點燃了鄉村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星星之火,讓溫暖與希望在紅土地上盡情綻放,生動詮釋了青春力量服務鄉村教育的溫度與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