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鄉村振興實踐成果,巢湖學院“智匯農業,數聯鄉村”調研團于2025年7月4日走進合肥市廬江縣同大鎮,探訪南閘公社與小滿稻夢基地,在歷史與現實交織中觸摸鄉村發展脈搏。
踏入南閘公社,古舊磚石建筑與復古裝飾勾勒歲月輪廓。老式農具陳列訴說往昔農耕故事,墻上標語重現集體奮斗的激昂歲月。與當地工作人員交談,團隊成員深刻理解到先輩們的奉獻,也為鄉村振興積淀精神力量。公社內現代空間令人眼前一亮:寬敞明亮的會議室融合傳統元素與現代設施,成為鄉村培訓交流的活力場;特色活動區舉辦多元文化活動,激活鄉村文化因子。南閘公社以“歷史+文旅”模式打造鄉村新地標,吸引游客的同時為鄉村經濟注入活力,讓團隊明白鄉村發展需深挖歷史文化底蘊,更要以現代思維創新融合。

圖為調研團在觀賞南閘公社場地劉夢雨攝
走進小滿稻夢空間,一列造型別致的復興號高鐵模型穿梭于稻田村落間,串聯沿途美景。鄉村運營中心的特色農產品陳列區里,有機果蔬與手工文創琳瑯滿目,復古又時尚的消費場景讓鄉土好物成為游客心儀的伴手禮。這里不僅是旅游打卡地,更是產業振興試驗田:“農業+文創”讓老物件變身藝術裝置,傳統農耕文化借創意“破圈”;電商培訓幫助村民將農產品搬上“云端”,拓寬增收渠道。團隊感受到,小滿稻夢空間以農業為基、旅游為翼、創意為魂,蹚出農旅文融合的鄉村振興新路徑,其探索為鄉村發展提供可借鑒樣本。

圖為調研團在小滿稻夢空間內看展品柯婷攝

圖為調研團在小滿稻夢空間鄉村運營中心前合照李曉艷攝
從南閘公社的集體記憶到小滿稻夢的創新實踐,同大鎮的發展讓團隊成員深受觸動。此次“三下鄉”是歷史與現實的對話,更是生動的鄉村振興實踐課。未來,團隊將持續關注鄉村發展,以專業知識與青春熱血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