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湖南工商大學“繡里乾坤,商傳文脈——非遺探索隊“抵達長沙市開福區沙坪湘繡小鎮,開展暑期“三下鄉”活動。本次活動研究立足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鄉村振興戰略交匯的時代背景,以湘繡這一湖湘文化瑰寶為研究對象,聚焦其產業化進程中面臨的“技藝傳承斷層化”與“市場適應性不足”的結構性矛盾。沙坪街道及沙坪漢回景區管委會的幫助,為團隊深入探究這一主題、推動活動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沙坪街道王先主任和唐主任的幫助下,團隊不僅參觀了湖南臻絲堂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與再紅湘繡大師樓,領略了各種繡品,還順利與臻絲堂馬總(馬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江再紅女士進行了座談會。
團隊成員與王先主任(左)馬威總經理(右)合影
座談會期間,兩位主任全程陪同并補充回答問題。馬總和江再紅大師在座談會上都對湘繡的發展充滿期待,希望更多年輕人投身傳統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傳統文化產業發展,讓湘繡被更多人看到,同時感謝黨和政府部門對他們的幫助和支持。江再紅大師提到,近年來在沙坪景區辦王先主任和唐主任的重視與幫助下,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持下,她與其他繡娘在沙坪工作開心、生活幸福,對沙坪有了很強的歸屬感,沙坪湘繡也在各方齊心合力下日益發展。
團隊與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江再紅大師合影
此次沙坪街道和景區辦的大力支持,特別是王先主任與唐主任的全程協調,不僅讓團隊的調研工作得以高效推進,更讓成員們深刻認識到,在湘繡傳承發展的道路上,基層部門與民間力量緊密協作的重要性。這種多方聯動的模式,已然成為破解湘繡發展難題、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動力。
團隊成員與江大師及王主任進行座談會
當下,在政府、企業與非遺傳承人的協同發力下,湘繡產業發展蒸蒸日上,既在技藝傳承上煥發新生,又在市場拓展方面不斷取得突破,正逐步構建起良性發展的生態格局。從古老閨閣技藝到多元文創產品,這一國家級非遺正成為激活鄉村文化活力、帶動產業振興的重要載體。
未來,湖工商學子們也希望以此次沙坪街道及景區辦搭建的交流平臺為基礎,將商業智慧與數字技術融入湘繡傳承,為破解“技藝傳承斷層化”與“市場適應性不足”的矛盾出謀劃策。在政府部門持續助力下,讓湘繡這門非遺技藝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既守住文化之根,又煥發商業活力,讓“繡里乾坤”盡顯,“商傳文脈”綿延。
團隊:湖南工商大學人工智能與先進計算學院繡里乾坤,商傳文脈文化傳承團
文:人工智能與先進計算學院 羅新宇
圖:人工智能與先進計算學院 楊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