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我校曾冰潔同學在康居新江南社區和不同年齡段的居民面對面交流維權知識!其中包括:初中生代同學,大學生陳同學,社會工作者汪女士和退休的馮奶奶和金爺爺。
(青心筑夢宣講團正在進行實踐前合照)
代同學的案例 - 什么情況需要維權
活動伊始,我們去了代同學家中,我們發現他正在吃一包過期餅干。他告訴我們:"這餅干是上周在樓下小超市買的,雖然味道有點怪,但覺得扔了可惜。"我們立即提醒他:"過期食品可能變質,食用會有健康風險!"隨后,我們教他如何維權:
1. 保留證據:拍下餅干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和超市小票。
2. 找商家協商:我們陪他回到超市,成功退換了一包新餅干。
3. 撥打12315:現場演示如何投訴,代同學驚訝地說:"原來維權這么簡單!"
(青心筑夢宣講團隊員曾冰潔正在進行維權教學)
陳同學的問卷 - 數據背后的發現
隨著活動的深入,陳同學對我們的調查很感興趣,主動填寫了問卷。當我們展示數據時,他感嘆:"原來這么多人因為怕麻煩放棄維權啊!"我們告訴他:"堅持維權不僅能保護自己,也能讓商家更規范。"
(青心筑夢宣講團隊員曾冰潔正在進行問卷調查)
汪女士的視角 - 維權渠道詳解
接下來,我們來到汪女士家中,汪女士最關心的是"居民遇到問題該怎么維權"。我們詳細介紹了12315、消協調解和線上投訴,還讓她體驗了一次模擬投訴。她笑著說:"這些方法真管用,以后能幫更多居民解決問題了!"
(青心筑夢宣講團隊員曾冰潔正在進行維權演示)
馮奶奶和金爺爺的小貼士-三字口訣記心中
最后,我們去給馮奶奶和金爺爺講解了維權貼士"在給馮奶奶和金爺爺講解維權知識時,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兩位老人皺著眉頭說:"這些道理我們都懂,可是年紀大了,記性不好,聽完轉頭就忘啊!這時,我們靈機一動:"要不咱們編個簡單好記的口訣?"于是,現場和老人一起想出了"三字維權口訣":
1.留證據"小票收好別亂丟,維權時候用得著!"(現場演示:把超市小票放進固定抽屜)
2. 識騙局"天上不會掉餡餅,免費送禮要警惕!"(情景表演:模仿推銷員送"免費雞蛋",金爺爺連連擺手:"不要不要!")
3. 敢開口"遇到問題別沉默,紅馬甲志愿者幫您忙!"(馮奶奶指著我們的紅馬甲笑:"以后就找你們這樣的!")
活動小插曲:我們讓兩位老人復述口訣,金爺爺記混了順序,把"識騙局"說成了"防騙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后通過三輪練習,他們終于能完整背出來,獲得了"維權小能手"的稱號和洗潔精獎勵。
(青心筑夢宣講團隊員曾冰潔正在帶領爺爺奶奶進行口訣記憶)
這次維權宣講活動,不僅讓居民學到了知識,更讓曾冰潔收獲了寶貴的成長——" 更懂居民的真實需求走訪中發現:老年人最怕"記不住",需要簡單好記的方法(如三字口訣)年輕人知道要維權,但常因"怕麻煩"放棄(陳同學的問卷數據)孩子們缺乏維權意識(代同學差點吃下過期餅干)。更清楚自己的責任原來很多維權難題,只需要有人耐心講解就能解決 基層宣講不是"照本宣科",要用居民聽得懂的話到馮奶奶學會口訣時的笑容,明白了:政策宣講的溫度比速度更重要。 活動結束時,曾冰潔為參與居民送上實用物資:洗潔精 醬油 肥皂 牙膏 榨菜等這些不僅是獎品,更是持續提醒大家維權的小小紐帶。
(南通理工學院基礎教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心筑夢團-撰稿人:曾冰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