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尋跡非遺瑰寶,聆聽古典鏗鏘
時間:2025-07-23 閱讀:
三下鄉--尋跡非遺瑰寶,聆聽古典鏗鏘
梁平癩子鑼鼓是重慶市梁平區境內流傳的一種傳統民間器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梁平癩子鑼鼓具有鏗鏘有力、激越昂揚、音韻起翹、排山倒海等特點。在古代常用于“沙場秋點兵”和宮廷宴樂,著眼現代則在節日歡慶等場景演奏,其音樂特點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01.鑼鼓聲聲,喚醒沉睡的非遺記憶
7月14號下午,重慶外語外事音樂學院星芒綴夏·月輝映童志愿團成員們懷著滿心的期待與敬仰,走進梁平癩子鑼鼓的世界,拜訪了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賀志燦老師,近距離感受這一古老藝術的魅力!
02.青春接力,讓非遺“活”在當下
在交流中,賀老師親自為我們詳細講解癩子鑼鼓演奏的樂器種類,分別有:鼓、大鑼、鈸、鉤鑼、馬鑼、包鑼、镲。緊接著,賀老師還邀請一同前來的志愿者們現場體驗演奏。志愿者們躍躍欲試,在賀老師耐心細致的指導下,紛紛拿起樂器嘗試,嘴里重復著樂譜“嘍丑當,丑嘍當,嘍丑嘍當丑嘍當”。從最初的手忙腳亂,到逐漸掌握節奏,每一個人都沉浸在這獨特的非遺文化體驗中。
【賀老師依次展示馬鑼、大鑼、鈸、鉤鑼、镲子、鼓】
【志愿團成員初次體驗非遺并進行演奏】
03. 薪火相傳,奏響文化振興強音
來到賀老師所在的地方,墻上掛滿了與癩子鑼鼓相關的照片和榮譽證書,每一張都訴說著這份非遺文化的傳承故事。
返程之前,賀志燦老師對志愿團的同學們寄予厚望,梁平癩子鑼鼓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希望同學們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讓很多人了解喜愛這門藝術,將這份手藝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我們也堅信在 我們也堅信在賀志燦老師這樣的非遺傳承人的堅守與努力下,梁平癩子鑼鼓一定會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賀志燦老師與星芒綴夏·月輝映童志愿團的合照
作者:孫麗娜、李文靜、秦琴 來源:星芒綴夏·月輝映童志愿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