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梅州市大埔縣茶陽鎮華祝村夏令營在華南師范大學柳夏星火實踐隊的帶領下開展了“躍動藝彩”趣味體育系列課程、“字載華源”甲骨文課程、“語潤客鄉”推普系列課程。
拍響快樂節奏,玩轉趣味籃球
上午,至睿老師為學生們帶來了一節以“拍響快樂節奏,玩轉趣味籃球”為主題的趣味籃球課程。至睿老師將運球、傳球、控球等籃球基本動作融入到趣味游戲中,主要鍛煉學生們的籃球球感和基礎項目。
至睿老師帶領學生們熱身
簡單的熱身運動后,學生們在至睿老師的指導下練習了行進間的頭部繞球、腰部繞球、擊地傳球等動作,期間有動作不太標準的學生也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及時糾正。隨后是小組競賽,學生們要在小組協作中完成接力傳球、繞球等動作,最快完成的小組獲勝。學生們在課程中感受籃球的魅力,學會和同伴合作,享受運動的快樂。
小組內練習繞球

競賽中學生協作傳球
活力綻放,趣味飛揚
上午,好好老師為學生們帶來了一節以“活力綻放,趣味飛揚”的趣味體育課程。熱身環節中,學生們跟著好好老師的指令認真活動手腕、腳踝,拉伸小腿肌肉,讓身體逐漸進入運動狀態。

好好老師帶領學生們進行熱身運動
接著,學生們進行基礎鍛煉。同學們往返速跑三次,每一次出發都伴隨著利落的波比跳,俯身、蹬地、躍起,動作連貫有力;兩人一組的懸垂平行擊掌攀爬,考驗著力量與配合,手掌相擊的瞬間,是信任的傳遞;30秒雙腳閉眼站立與15秒單腳閉眼站立,則讓大家在平衡中專注凝神,感受身體的控制感。一系列動作下來,同學們的臉上泛起汗珠,眼神卻愈發明亮。
熱身運動結束后就是分組競賽。第一個游戲是“速沖捶丸”。學生們穿過5個標志碟后,迅速拿起球棍擊球,無論是否進球,都立刻折返奔跑。直到每組每位同學都成功投進一次,計時才停止。賽道上,學生們奔跑的身影如風般掠過,擊球時的專注與進球后的歡呼交織在一起。第二個游戲是“沙包投擲”。同學們跳格子至投擲線后,三次投擲沙包嘗試進圈,中一次即可完成任務。跳躍的腳步輕快敏捷,投擲的瞬間屏氣凝神,每一次沙包入圈都引來陣陣喝彩。
學生參與“速沖捶丸”游戲

學生參與“沙包投擲”游戲
此次趣味運動課,不僅讓同學們在運動中增強了體質、提升了協調性,更在團隊競賽中體會到了協作的重要性。陽光、運動、伙伴、歡笑,讓同學們在趣味中愛上運動,在協作中收獲成長。
客家印記,甲骨密碼
下午,小周老師為學生們帶來了一節以“客家印記,甲骨密碼”為主題的甲骨文介紹課程。甲骨文是目前最早可考證的漢字的源頭,對于學生們認識漢字、學習漢字非常重要。
課程開始,小周老師通過播放挖掘甲骨現場和晚清王懿榮發現甲骨文的PPT動畫模擬考古情景,讓學生們體驗文字發現過程。接著,小周老師繼續向學生們介紹甲骨文的起源與作用。甲骨文與商人的占卜儀式密不可分,小周老師向學生們逐步介紹商人占卜的6步流程:選龜、殺龜、修甲、鉆鑿、灼燒、刻辭。讓學生們認識到把龜甲上呈現的占卜結果刻在龜甲上面,就是甲骨文。

小周老師開展課程
接著,小周老師依次展示日、禾、人、山、樹、河等甲骨文的圖片,讓學生們搶答對應哪個現代漢字。隨后,老師們給學生們分發宣紙、毛筆、墨碟和甲骨文圖片,讓學生們臨摹甲骨文。學生們在臨摹中親身體驗甲骨文的書寫過程,感受到了甲骨文象形構字的魅力,對甲骨文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

小周老師帶領學生們一起臨摹

學生臨摹甲骨文
課程最后,小周老師鼓勵學生們在課后繼續探索甲骨文的世界,了解更多關于漢字文化的知識。
紅誦傳情
下午,小黎老師給學生們帶來了一節以“紅誦傳情”為主題的《中華頌》詩歌朗誦課程。意在通過解讀詩歌內涵、傳授朗誦技巧、分組練習朗誦等環節,讓學生們在情聲并茂的朗誦中抒發對祖國的熱愛。
課程開始,小黎老師帶領學生們通讀《中華頌》原文,柱子糾正易錯讀音,幫助學生們打牢朗誦基礎。隨后,小黎老師結合圖示引導學生們聚焦詩歌中“長城”“黃河”等重要意象,學生們積極思考其象征意義并踴躍發言。

小黎老師解讀《中華頌》
讀懂詩歌只是第一步,在朗誦技巧環節中,小黎老師向學生們傳授了“停頓”“重音”和“語速”三大朗誦技巧,引導學生們通過朗誦傳遞情感。學生們舉一反三,突出“奔涌”“不息”等重音,又以稍快的語速模擬黃河奔騰之勢。

學生們練習朗誦
最后,課程進入分組練習環節。學生們在小組內相互學習,一起練習朗誦。老師們則針對低年級學生側重知道讀準字音和基礎停頓,對高年級學生則重點打磨重音處理與情感表達。
老師指導學生們朗誦
《中華頌》詩歌朗誦課程,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朗誦技巧,更在潛移默化中厚植了家國情懷,讓紅色基因與文化自信在朗朗書聲中代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