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而鄉村振興戰略正是破解我國“三農”問題的金鑰匙,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指明了方向。為深入學習和領會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7月17日,由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學生組成的“助農逐夢”發展成就觀察團前往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城郊鄉王莊村進行三下鄉實踐活動。
在2022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王萬才的帶領下,實踐隊伍來到王莊村村使館,探尋其發展的腳步。在王萬才的介紹下,王莊村的發展宏圖呈現在一行人眼前。經歷了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改革的時代變遷,王莊村村民口中的“三大件”早已不是縫紉機、自行車、手表,王莊村也早已不是貧困村,正乘著改革開放和精準扶貧的東風逐步實現鄉村振興。
通過與黨支部書記翟春艷的面對面座談,實踐隊伍了解到王莊村轄9個自然村,耕地5230畝,土壤富含有機質、有效鉀,產出的紅薯糯性強、甜度高、品質好,廣受市場歡迎。王莊村投資9200萬元建成了33000平方米的紅薯產業科創園,依托村級合作社,已建成78個紅薯育苗大棚,當地紅薯產業延伸上下游產業鏈,促使薯苗培育、紅薯種植、農產品加工,電商銷售等各領域深度融合發展。通過大力發展紅薯產業,王莊村帶動了215戶652人脫貧致富,走上康莊大道。
17日下午,實踐隊來到唐河縣紅薯科技產業園,在負責人的帶領下,參觀了脫毒種苗組培實驗室、品種試驗區和種苗快繁區。唐河縣紅薯科技產業園打通了科技進村入戶的“最后一公里”,推廣紅薯新品種,做大做強紅薯產業,推動了唐河縣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的發展,促進了全縣鄉村振興。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王莊村牢牢把握住唐河紅薯產業這一特色產業,通過做大做優做強紅薯產業,王莊村從積貧積弱的貧困村變成脫貧攻堅的示范村、鄉村振興的樣板村。王莊村的脫貧故事是值得貧困村借鑒的優秀事例,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典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