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師范大學"戎耀國安先鋒隊"赴綦江開展紅色研學與非遺傳承實踐活動2025年7月28日,重慶師范大學黨委保衛部組建的“戎耀國安先鋒隊”赴綦江區石壕鎮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支由退役復學大學生組成的特殊隊伍,在長征故地通過“紅色研學+非遺體驗”的立體實踐模式,實現革命精神與傳統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
重走長征故地 賡續紅色血脈作為中央紅軍長征入渝唯一地,石壕鎮保存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實踐團隊首站抵達石壕紅軍烈士紀念館,通過珍貴史料和沉浸式講解,系統了解紅軍在綦江的戰略轉移歷程;在紅一軍團司令部舊址,隊員們從斑駁的實物品陳列中,深切感受革命先輩“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作為退役軍人,觸摸這些歷史實物時,仿佛能聽見當年的軍號聲。”劉子菡在參觀后動情表示。
執刀刻畫英雄 激活非遺基因當日下午,團隊轉赴綦江農民版畫院開展非遺傳承實踐。在重慶市非遺傳承人指導下,隊員們系統學習版畫“刻版—上墨—拓印”傳統工藝,并嘗試以長征元素為主題創作木刻版畫。退役大學生們將軍事素養融入藝術創作,用刻刀精細再現飛奪瀘定橋等經典場景,實現革命題材與傳統技藝的創意結合。馮小晏在完成作品后感慨:“每一刀雕刻都是與歷史的對話,這種‘紅色+非遺’的體驗令人難忘。”
實踐育人顯成效 雙向賦能促振興本次活動創新采用“紅色教育+非遺美育+軍事素養”三維實踐模式,取得顯著成效。團隊累計創作長征主題版畫作品12幅,整理文字資料萬余字,相關成果將轉化為退役復學士兵思政教育資源。帶隊老師萬祖毅表示:“讓退役大學生在革命地區既當學習者又當傳播者,這種‘浸潤式’實踐真正實現了知行合一。”
據悉,該團隊后續還將開展國防教育實踐、調研革命遺跡保護等系列活動,持續為綦江紅色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