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清渠映初心,政策入戶潤鄉情副標題: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清渠筑夢·助夢興鄉"實踐團鄉村振興紀實
2025年7月13日,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學生志愿者“清渠筑夢 助夢興鄉”團隊走進賀州市平桂區鵝塘鎮龍中村,開展以環境整治與政策宣講為核心的三下鄉鄉村振興實踐活動。通過清理村容村貌、解讀教育資助政策,實踐團成員們以專業態度和務實行動,為村莊發展注入青春動能。在青山綠水間書寫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用實際行動詮釋"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深刻內涵。
環境煥新:從議事廳到水渠的全面整治活動首站聚焦村委議事廳環境提升。志愿者們分工協作,清掃地面碎屑、擦拭積塵門窗、分類歸置雜物,歷時3小時使議事廳煥然一新。隨后,團隊轉戰村內水渠,龍中村作為典型喀斯特地貌村落,水系網絡復雜且難以清理。針對雨后漂浮物堆積問題,頂著酷暑清理塑料垃圾、枯枝敗葉。經現場測量,本次清理水渠總長度達320米,有效改善了河道生態。村民大爺感慨:“以前水渠堵得厲害,現在水流順暢多了,看著就舒心!”

(圖為團隊在議事廳整理的過程。伍宇鵬 供圖 )

(圖為團隊初步處理岸邊垃圾。伍宇鵬 供圖 )
政策暖心:教育資助與安全提醒精準送達時值升學關鍵期,實踐團精準把握村民需求聯合村委開展“教育政策進家門”行動。宣傳手冊詳細列明高中學段助學金、免學費政策,以及大學階段獎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等項目,并附申請流程圖解。針對村民疑問,團隊成員一一進行解答:對高中生家庭重點講解材料清單與評審標準;對大學生家庭則細化助學貸款還款優惠及崗位申請途徑。活動同步進行安全教育,包含發放防溺水宣傳單、防溺水"六不兩會"口訣、急救電話撥打規范等內容,強化暑期安全意識。
村民家中有一名高二學生,她拿著手冊追問細節:“助學金需要哪些材料?評審要多久?”隊員結合其家庭情況,逐項說明申請表填寫規范、村委會蓋章流程及公示時間節點。村民連聲道謝:“這下心里有底了,孩子上學更有盼頭!”

(圖為隊員向村民發放傳單并講解。伍宇鵬 供圖 )

(圖為隊員向村民發放傳單并講解。伍宇鵬 供圖 )
多方反響:實踐成果獲廣泛認可龍中村村支書對活動給予高度評價:“實踐團成員們不僅讓村莊環境更整潔,更把政策送到了群眾心坎上。”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帶隊教師表示:“田間地頭的實踐讓學生讀懂深刻理解鄉村振興的戰略意義,也堅定了我們服務社會的信念。未來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智慧。”
此次實踐中,成員們以專業態度和務實行動,交出了一份“環境美、政策明、民心暖”的答卷,更證明了:青春的價值不僅在于知識的積累,更在于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浪潮的擔當。正如實踐團隊長所言:“當政策紅利變成村民手中的'明白賬',當環境整治轉化為可感知的幸福指數,我們真切體會到——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每一步實干都是對初心的最好詮釋。”
通訊員(方典宗 蘭振遠)

(圖為隊員向村民發放防溺水傳單。伍宇鵬 供圖 )

(圖為實踐團隊在村委合影。伍宇鵬 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