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我校“鳳起華章?畬韻薪傳”畬族圖騰文化實踐團走進景寧江泰廣場,以“鳳凰羽翼下?畬趣初體驗”為主題設置文化體驗互動攤位。實踐團通過“游戲+直播+問卷”的融合模式,讓畬族圖騰文化在互動中煥發生機,借助雙線傳播走進更多市民的生活,豐富游客的體驗,切實推動了傳統文化的活態傳承。
圖 1實踐團成員擺攤合照
活動現場設置了豐富的互動游戲環節:“畬族鳳凰圖騰找不同”考驗參與者對圖騰細節的觀察力,“鳳凰紋樣填色小畫家”讓大家在創作中感受服飾紋樣的獨特魅力,“畬族圖騰連連看”則通過趣味配對加深對圖騰符號的認知。豐富的游戲內容搭配實踐團制作的畬族特色貼紙、明信片及浙農林大文創產品等獎勵,成功吸引了眾多親子家庭與年輕群體駐足,讓現場充滿歡聲笑語。
圖 2鳳凰圖騰找不同
圖 3活動參與者和成員合照
值得一提的是,實踐團同步開啟線上直播,將現場活動實時分享至網絡平臺,進一步擴大傳播范圍。在直播中,成員不僅展示了現場游戲的互動場景,還開啟PK模式,為隨機連線到的博主詳細介紹和解讀了鳳戲牡丹和雙鳳朝陽等紋樣幸福吉祥的文化內涵,讓未能到場的網友也能領略畬族圖騰的獨特魅力。這種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有效打破了空間限制,使畬族文化的傳播半徑大幅延伸。
圖 4成員開展直播互動
圖 5直播連線現場
與此同時,實踐團成員在廣場周邊開展線下問卷調查,圍繞市民和游客對畬族文化的了解程度、興趣點、個人建議等內容進行數據收集。這些一手資料將為實踐團后續精準推進畬族圖騰文化的活化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助力探索更貼合大眾需求的文化傳播路徑。
此次實踐活動,緊扣“線上線下融合傳播,推動畬族文化認知與傳承”的目的,在實踐團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拉近了傳統文化與大眾的距離,讓文化影響力跨越地域邊界。活動不僅收獲了市民和游客的廣泛好評,也為高校助力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提供了生動范例。接下來,實踐團將基于本次活動成果,進一步優化文化傳播策略,讓畬族圖騰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更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