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7月13日,河北工程大學機械與裝備工程學院組織師生代表赴石家莊市井陘縣愛國主義教育館開展實踐教育活動。學院團委書記馮澤、團委輔導員王一琳、郭之慧帶領青年學生干部,通過實地研學、沉浸式體驗等方式,深刻領悟黨的領導、領袖領航、制度優勢、人民力量在國家發展進程中的關鍵作用,深切體會到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偉力。
實踐團隊走進井陘縣愛國主義教育館,在講解員的專業引導下,開啟了一場震撼心靈的紅色文化之旅。
序廳主題浮雕“銅墻鐵壁、邊防干城”以恢弘的藝術語言,生動再現了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井陘人民浴血奮戰的壯麗史詩。步入百團大戰展廳,歷史的厚重氣息撲面而來——多媒體場景復原與AI交互技術的巧妙融合,讓那段烽火歲月鮮活躍然眼前。尤其“聶帥救孤”的感人故事,通過幻影成像“小劇場”的細膩演繹,將革命人道主義精神詮釋得入木三分。
在綿右渠主題館,團隊成員深入探尋了這項被譽為“太行第一渠”的偉大工程。講解員從地質構造到水文條件,系統剖析了這一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誕生的工程奇跡,生動展現了老一輩建設者的超凡智慧與無畏勇氣。
井陘太行天路主題館則呈現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革命精神的深度交融。那些歷經滄桑的地質奇觀,既是自然的饋贈,更是歷史的無聲見證。
抗洪主題館內,一幅幅珍貴影像、一件件實物展品,默默訴說著井陘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的抗洪奇跡。團隊成員仿佛親歷了那些驚心動魄的瞬間,深刻體悟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這場沉浸式的愛國主義教育,讓每位實踐隊員們都經歷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大家紛紛表示,要將這份紅色基因深植血脈,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譜寫新時代的華彩樂章。此次參觀不僅堅定了理想信念,更激發了使命擔當,讓年輕一代深刻認識到:個人的理想追求唯有與國家和人民的需要同頻共振,才能綻放出最絢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