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級非遺項目古丈毛尖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鋒等的帶領下,團隊成員首先探訪了云霧繚繞的生態茶園。隊員們背上茶簍,化身“采茶工”,學習“一芽一葉”的采摘技藝。指尖輕觸嫩芽,成員們親身體會到“斤茶萬芽”的辛勞,深刻感受到茶農的匠心精神。
真正的挑戰在炒茶車間展開,張師傅現場演示了古丈毛尖“三炒三揉”的核心技藝。面對溫度高達200余攝氏度的鐵鍋,同學們在張師傅手把手的指導下學習“抖、搭、捺、甩”等手法。隨著青葉入鍋殺青發出的聲響,茶葉在匠人手中逐步卷曲成形、白毫清晰可見,空氣中彌漫的沁人茶香,讓書本上的非遺知識轉化為參與者親身體驗到的獨特魅力。
張鋒在交流中提到:“機器可以提效,但頂級毛尖的‘形、色、香、味’離不開這雙手的溫度和經驗判斷”。高峰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張鴻在活動中指出,古丈毛尖制作技藝承載著民族的文化根脈,她期望更多年輕人能夠了解并熱愛這門傳統手藝,積極參與其傳承保護。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傳統制茶技藝的學習,更是一次深度的文化尋根之旅。團隊成員們深刻體會到守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緊迫性,更加明確了青年一代在文化傳承中所肩負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