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大井村發展實踐探尋基層治理與土地保護新路徑
——池州學院紅土新治實踐團開展自主調研
2025年7月31日,在圓滿完成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統一活動后,團隊正式啟動為期兩天的自主調研。清晨時分,池州學院紅土新治實踐團團隊成員從基地集結出發,乘坐景區大巴奔赴井岡山大井村,聚焦當地發展現狀、土地利用效能及基層治理創新等核心主題,展開系統性實地調研。
抵達目的地后,團隊首站走進大井村黨群服務中心,現場了解了大井片區黨員“吉先鋒”作用發揮平急轉換機制。通過實地見聞,我們感受到這一機制以科學系統的設計,實現了黨員在應急處突與日常服務中的高效切換,其顯著成效不僅彰顯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更為鄉村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堅實支撐,讓人由衷點贊。

(圖為團隊訪問大井村鄒書記)
為全方位掌握村情實際,團隊科學分組、同步推進——三個調研組與一個訪談組各司其職、協同發力。訪談組與大井村鄒書記展開深度座談,圍繞井岡山區域管理模式、大井村土地流轉實踐及農業產業升級等關鍵議題深入探討。鄒書記
介紹,大井村由于地處保護區,耕地資源稟賦受限當地通過規范的土地流轉,集中力量發展茶葉種植產業,既破解了土地碎片化難題,又讓村民收入與幸福感實現雙提升。雙方還就土地流轉的操作規范、歷史演進,以及茶葉產業對當地經濟結構優化、就業崗位擴容的具體拉動作用展開細致交流,為團隊勾勒出清晰的村莊發展脈絡。

(圖為團隊成員訪談大井村當地村民)
與此同時,三個調研組分赴大井村的不同片區,深入到村民院落、田間茶園、特色民宿等地,以面對面訪談、實地考察、問卷調查等方式,細致地傾聽了井岡山當地村民訴求,了解當地村民民生需求,總體掌握生產生活實情,為后續課題研究搜集了大量鮮活的一手資料。在調研途中,團隊同時也關注到了當地已落地的有關于村莊公共衛生維護和遵循村規民約的積分管理細則,細則以村民的日常正向行為作為積分的加分標準,同時村民可以使用積累的積分去兌換需要的生活用品,細則成熟的運行邏輯與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團隊計劃推行的“土地保護積分制”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夯實了小組積分制的基礎。

(圖為團隊成員與大井村鄒書記的合照)
此次大井村調研不僅讓團隊對鄉村發展實踐有了更立體的認知,更為課題研究與政策建議的形成積累了扎實素材。下一步,團隊將系統梳理調研成果,致力于探索貼合當地實際的發展與保護協同路徑,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力量。
撰稿人:胡鈺潔、胡紫璇
池州學院紅土新治逐夢團
2025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