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重慶外語外事學院“青山逐夢薪火傳習”溪望啟航鄉村振興促進團赴重慶市巫溪縣博物館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深入了解當地歷史文化,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在巫溪縣博物館鹽文化展區,實踐團成員通過參觀歷史文物、聽取現場講解,系統了解了寧廠古鎮四千余年的制鹽歷史。展區展示了從引鹵、熬波到煮鹽的傳統工序,記錄了制鹽產業的演變過程,呈現出巫溪鹽業曾經的繁榮景象。“一泉流白玉,萬里走黃金”的盛況,充分展現了鹽業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反映出巫溪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堅韌務實、勇于開拓的精神風貌。
圖為團隊成員仔細觀看制鹽工藝流程 楊宇晗攝
在巫文化展區,團隊成員詳細了解了巫文化的歷史淵源與民俗體系。展出的巫術器具、傳統服飾、節慶文物等,勾勒出巴渝地區豐富多樣的信仰文化。現場展示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巫溪嫁花”引發廣泛關注。講解員介紹了嫁花技藝的圖案寓意、傳統針法以及從婚嫁習俗到產業化發展的轉變。目前,巫溪縣已形成以“嫁花繡品”為核心的特色文創產業鏈,繡戶超過2000戶,年產繡品超過200萬件,推動傳統技藝在現代經濟體系中煥發新生。
圖為團隊成員欣賞巫溪嫁花 黃艷林攝
在紅色文化展區,團隊成員認真聆聽革命歷史講解,深入了解巫溪在中國革命進程中的重要地位。講解內容涵蓋賀龍元帥率紅三軍轉戰巫溪的“小長征”歷程,以及李先念同志率部中原突圍的歷史節點。展區陳列了盧光特、王庸等巫溪籍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跡,展示了他們在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中作出的重要貢獻,體現了巫溪人民不畏艱難、英勇奮斗的革命精神。
圖為團隊成員聆聽巫溪紅色文化講解 黃艷林攝
本次巫溪博物館調研活動是“青山逐夢薪火傳習”鄉村振興促進團“三下鄉”社會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地走訪、文化考察與系統學習,團隊成員加深了對巫溪地域文化的理解,進一步增強了文化認同與傳承意識。后續,團隊將繼續圍繞地方特色文化開展系列調研活動,助力優秀傳統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