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安徽理工大學校級重點團隊“橋井巷味”團隊深入定遠縣爐橋鎮,首訪“爐橋印象1958”展館,從歷史實物中感知發展軌跡;繼而對標志性建筑“橋上橋”進行實地測繪,記錄關鍵數據,為后續文化研究與保護傳承邁出堅實第一步。
爐橋印象1958:觸摸古鎮發展脈搏
團隊首站抵達定遠縣“爐橋印象1958”。團隊深入展館,重點考察了爐橋鎮的歷史沿革與發展脈絡。成員們仔細觀摩了展陳的實物資料,特別是反映特定歷史時期生產生活的農具等物品,通過實物與圖文記載,直觀理解了爐橋社會經濟的變遷軌跡。團隊成員共同認識到,這些歷史遺存是解讀地方文化基因、感知先輩生活智慧的重要窗口。

橋上橋:實地測繪,為復原奠基
調研第二站,團隊來到爐橋鎮標志性歷史建筑——橋上橋。隊員們運用卷尺等簡易工具,對古橋的關鍵尺寸(如長度、寬度、高度)進行了初步的實地測量和數據記錄。這些一手的基礎數據,為團隊后續深入研究橋梁結構特點、探討其可能的原始風貌及復原方案的可行性,邁出了扎實的第一步。大家深刻體會到,精準的基礎性工作是保護和傳承物質文化遺產不可或缺的基石。

本次調研活動聚焦爐橋鎮的歷史積淀與物質遺存,是“橋井巷味”團隊致力于爐橋文化挖掘與傳承系列實踐的重要開端。團隊收集的初步資料與數據,將服務于后續的文化研究、歷史風貌探討及可能的保護實踐工作,以實際行動為守護地方文化根脈貢獻高校學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