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究數字化浪潮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路徑,助力鄉村振興,2025年7月23日,經管學院數字鄉村建設調研隊赴陜西省咸陽市長武縣,開展以 “數字鄉村建設對農民精神文明水平的影響研究”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觀察等方式,系統收集相關數據。
圖為實踐隊員在前往村中調研的路上
活動初期,調研團隊進行了多項籌備工作,為調研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團隊進行了文獻閱讀,了解了數字鄉村建設、農民精神文明水平的相關研究現狀,明確了研究框架與理論依據。同時,團隊圍繞項目中心思想,設計了針對性的問卷。此外,還依據長武縣地理分布、經濟發展水平及數字鄉村建設進展,篩選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村莊作為調研點。
圖為實踐隊員向農戶調研
隨后,團隊深入選定鄉村,逐戶發放調查問卷,耐心向村民解釋問卷目的與填寫方法,以提高回收率與數據質量。針對不同年齡、學歷、數字使用習慣的村民,了解其對數字鄉村建設的認知、參與度及實際感受。在調研過程中,部分農民對問卷中的專業術語理解困難,隊員們便改用方言和生活實例進行解釋;一些農民因對調研目的不明確而有所顧慮,隊員們則通過耐心溝通打消其疑慮。團隊發現村中多為老年人,受教育水平大多為初中及以下。年輕農民在數字技能掌握和網絡文化參與上表現更為積極,而老年群體則存在一定“數字鴻溝”。同時,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較好的村莊,農民的文化活動參與度也普遍較高,精神面貌也更好。
圖為實踐隊員在農戶家中調研
后期,團隊將會進行數據整理與分析。運用描述性統計、相關性分析等統計學方法,探究數字鄉村建設要素與農民精神文明水平指標間的關聯。并根據分析結果形成調研報告,為政府制定數字鄉村建設規劃、推動農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同發展提供參考。
圖為農戶向實踐隊員介紹自己的果樹
秉持“腳踏黃土、情系三農”的西農精神,調研隊成員在走訪中觸摸著鄉村數字化發展的經脈。相信此次實踐不僅為學術研究積累了鮮活素材,更以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為鄉村建設增磚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