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青春如火。北華航天工業學院紅色尋跡團懷揣著對歷史的敬畏與求知的渴望,踏上了參訪北京市通州區、天津市紅橋區、河北省張家口三地為核心的社會實踐征程。此行的核心,是深入探訪承載著解放戰爭關鍵轉折意義的平津戰役歷史遺跡與紀念館。這不僅是一次歷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一次將紅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脈、在服務實踐中砥礪初心的深刻體驗。
在實踐開展前,實踐團隊邀請了歷史研究生給團隊成員及部分對平津戰役感興趣的群體深入淺出的講述了平津戰役的相關發展歷程及戰略意義等,為下面三下鄉實地走訪奠定基礎。
圖 研究所為團隊成員講述平津戰役
走進平津戰役歷史遺跡與紀念館,厚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在講解員的介紹下,巨幅的戰役形勢圖、珍貴的文物史料、生動的場景復原,逐漸映入眼簾,將團隊成員帶回了那個烽火連天、決定中國命運的冬天,在尋覽過程中,團隊成員們看到了解放軍指戰員在嚴寒中浴血奮戰的身影,感受到了“塔山英雄團”死守陣地的鋼鐵意志,“密云攻堅戰”的慘烈悲壯,以及人民群眾推著小車、冒著炮火踴躍支前的魚水深情的生動畫面。
圖 實踐團隊在平津戰役紀念館前拍攝圖
在專家人員的介紹下,團隊成員們了解到“軍事打擊與政治爭取相結合”的英明決策,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最大限度地保護了這座千年古都,更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智慧與遠見。每一張照片、每一件武器、每一份電報文稿,都在無聲地訴說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念和為有犧牲多壯志的英雄氣概。觸摸著彈痕累累的墻壁,歷史的硝煙似乎仍未散盡,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與發展,值得我們倍加珍惜。
圖 平津戰役歷史還原圖
歷史與現實在此刻交匯。平津戰役的勝利告訴人們,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團結奮斗是戰勝一切困難的法寶。今天,當代青年一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傳承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要將“小我”融入“大我”,將愛國情、強國志轉化為扎根大地、服務人民的報國行。
此次“三下鄉”平津戰役參訪之旅,是一次深刻的尋根鑄魂之旅、砥礪初心之旅、實踐成長之旅。它讓團隊成員深刻認識到,新時代青年的擔當,既體現在對革命歷史的銘記與傳承,更體現在將滿腔熱血投入到建設祖國、服務人民的火熱實踐中。硝煙雖已遠去,但平津戰役所蘊含的聽黨指揮、敢打必勝的堅定信念,依靠人民、團結奮斗的制勝法寶,勇于創新、攻堅克難的智慧勇氣,將永遠激勵著華航學子,華航學子將帶著這份沉甸甸的收獲,把紅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脈,在鄉村振興和社會發展的廣闊天地里,繼續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先烈的青春華章!
圖 紅色尋跡團合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