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關于加強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的號召,彌補社區暑期環保教育資源的不足,8 月 12 日,山東管理學院 “管小青” 志愿服務隊走進德州市振華社區暑期托管班,開展以 “綠色發展:保護我們的地球” 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圍繞環保理念傳播與社區生態建設,采用 “互動宣講 + 承諾踐行” 雙軌模式,通過環保知識講解、趣味游戲互動、實踐示范等方式引導青少年學習生態保護知識,并組織社區環境美化行動帶動居民踐行綠色生活。此次活動以青年力量推動環保理念代際傳遞,為社區綠色文化建設注入了青春動能。
創新宣教形式,讓環保理念內化于心;志愿者們精心籌備宣講內容,將生態保護知識與生活場景相結合,通過生動講解、圖片展示等方式,讓抽象的環保理念變得具體可感、通俗易懂。他們細致解讀環境污染誘因、解決方案等知識,還特意準備了環保主題的宣傳手冊,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幫助青少年理解。當講到亂砍濫伐的危害時,一個小男孩輕聲說:“樹沒了,小鳥就沒有家了呀。” 簡單的話語里,是孩子們對自然最純粹的共情,也讓志愿者們更堅定了傳播環保理念的意義。
設計趣味互動,播撒環保種子互動環節中,志愿者們精心設計的 “環保盲盒” 抽獎游戲,讓青少年在歡聲笑語中輕松掌握了垃圾分類技巧。這一系列寓教于樂的活動,讓環保理念悄然在孩子們心中扎根,為構建生態文明社會注入了新的希望與活力。承諾踐行,方能讓環保行動落地生根。活動最后,孩子們紛紛走到 “環保承諾墻” 前,鄭重地寫下自己的名字,許下守護地球的誓言。這一筆一畫,不僅是少年們對綠色未來的美好期許,更是對行動的鄭重宣告。一個小女孩舉著剛寫完名字的筆,脆生生地喊道:“老師你看!我要每天撿一個塑料袋,讓小草和小花都能好好呼吸!”
豐富實踐載體,促綠色行動外化于行在社區環境美化行動中,志愿者們深入社區角落,開展綠化帶清理、墻面小廣告鏟除等志愿服務活動。大家分工協作,干勁十足,用雙手為社區增添一抹清新亮麗的色彩。他們仔細清理綠化帶中的煙頭、塑料瓶等廢棄物;認真清除樓道墻面的“牛皮癬”小廣告。一位老人感慨道:“這些年輕人真好啊!社區干凈了,看著心里都亮堂,像回到了我們當年鄰里互助的日子!”這場行動不僅是對社區環境的美化,更是對環保理念的生動詮釋。它將環保意識從課堂延伸到現實,用實踐引導居民將綠色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讓守護家園成為自覺行動。正如一句古語所說:“勿以善小而不為。” 環保之路,正是從點滴做起,從你我做起。

山東管理學院“管小青”志愿服務隊此次"三下鄉"活動,將傳統志愿服務創新升級為沉浸式生態教育實踐。以孟子"斧斤以時入山林"的古老智慧為精神內核,生動詮釋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雙重路徑。服務隊以青春之力架起傳統生態智慧與現代環保實踐的橋梁,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在鄉村落地生根。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創新教育形式,深耕鄉村環保教育,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培育綠色生活方式,為建設美麗中國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