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精神血脈,傳承紅色基因——長安大學赴陜西商南“探尋中國夢·走訪新農村”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紀實(六)
時間:2023-08-07 關注: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砥礪奮進,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7月18日,長安大學赴陜西商南“探尋中國夢·走訪新農村”暑期社會實踐隊對二郎廟村黨支部書記王書晶和王登學、王鐵術兩位老黨員同志進行了特別采訪,并在二郎廟村黨支部活動室開展主題黨課活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鍥而不舍接續奮斗
上午8點30分,實踐隊員對王書晶書記進行專訪。王書記回憶自己剛成為二郎廟村黨支部書記時,村中正值百廢待興之際,交通運輸不便,支柱產業不興,凈水資源匱乏。面對重重困難,王書記深入群眾,走村入戶,幫助村民們逐一解決問題。對上向政府申請資金、通路搭橋、拓池蓄水,舒暢通訊網絡,探索產業出路;對下安頓幫扶村民、設立村民小組,對村中需要幫助的父老鄉親實現精準幫扶。談到村子未來的發展建設,王書記說道:“我們的“山也·椅子”露營地剛剛建立,已經吸引到不少附近的游客前來游玩。將來我們更要圍繞它建造一系列的主題娛樂設施,大力發展旅游業,吸引更多的游客,給村子里帶來更多創收!”最后,王書記對實踐隊員寄予殷切期盼,希望同學們在實踐中提高本領、增強素質、增長才干,努力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哪里需要哪里搬,為國為民為平安
上午10時,實踐隊員們登門拜訪73歲的老黨員王登學同志。“哪里需要我們,我們就到哪里去”,王登學同志用人生經歷書寫著一個黨員的堅定信仰。王登學同志于1972年入伍,面對漢江洪災,王登學同志將生死置之度外,逆浪而行,滿腦子都裝的是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他還說道:“作為人民子弟兵,要懷著同一顆愛國心,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用心用情踐行“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錚錚誓言”。
赤心入黨傾一生,為民服務報國恩
上午11時,實踐隊員們前往到78歲老黨員王鐵樹同志的家中進行采訪。王鐵術同志加入中國共產黨已有53個年頭。年輕時的他是奮戰在村里一線的黨員干部,為二郎廟村奉獻了整個青春。談到近年來村子各方面的發展,王鐵術同志感慨道,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村子的教育質量不斷提升,交通設施日漸完善,住房條件也得到了明顯改善。在訪談的過程中,王鐵術同志的身上無時無刻不綻放著黨員的思想覺悟之光。最后王鐵術同志對實踐隊員們寄予厚望,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接續奮斗,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
中午12時,實踐隊指導老師陳子毅在二郎廟村黨支部活動室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為主題進行黨課講授,并帶領同學們共同學習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從而使同學們對中國共產黨為扎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工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通過黨員采訪和主題黨課活動,實踐隊員們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所做出的努力,從而激發愛黨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歷史責任感。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和決心,牢記初心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通過此次黨課的學習,我深切體會到黨和國家對鄉村振興問題的深謀遠慮。在陳老師的講解下,我對于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同時,也讓我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實踐隊領隊周吉哲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要堅持不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農業強國需要做到以下幾點: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拓展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強化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創新。
——實踐隊宣傳員殷榮懿
經過這次黨課學習,我對國家關于鄉村振興方面的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體會,也堅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樹立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的利益犧牲一切的決心。明白入黨意味著比群眾多吃苦,意味著比群眾多挑重擔,意味著比群眾多做犧牲。結合這些天的實踐學習,我對黨的理論知識有了深刻的認識和體會,我們要樹立為實現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的遠大夢想,努力學習,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努力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
——實踐隊記錄員延雨棠
通過此次的黨課,我對鄉村振興戰略有了更深的認識。鄉村振興需要黨的領導,還需要加大創新理念的注入。我相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在各級政府的關心支持下,不僅是二郎廟村,祖國的每一個鄉村都將會迎來發展高峰期,一個個經濟強、生活富、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即將呈現于世人眼中。
——實踐隊記錄員魏凱文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也是推進鄉村振興的主力軍。生逢盛世,肩負重任。面向未來,新時代的青年要把艱苦環境當成磨礪自身本領能力的機遇,在大有可為的鄉村大顯身手,書寫與時代同行的青春篇章。
——實踐隊財務員唐雪晴
通過黨課的學習,我深刻地體會到當今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時代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在前進的道路上,青年的身影始終熠熠生輝。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當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迎難而上,不斷奮起,永不退縮,要把思想和行動自覺統一到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來,牢固樹立強大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實踐隊后勤員田宏濤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
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應該將理想與目標同國情相結合,鄉村振興離不開青年。要扎根基層,密切聯系群眾,發揮青年先鋒作用,不畏艱難險阻,努力攻堅克難,加強自身學習,提升能力素質,全力以赴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更上一層樓。
——實踐隊攝影員田德民
通過本次黨課的學習,我認識到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現代化農業,不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人才引領。唯有大量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業農村人才扎根基層、建設農村、服務農民,方能確保各項惠農政策落地見效,讓群眾真正得實惠。各地要利用好人才第一資源,依靠人才引領鄉村振興,在鄉村振興中培養、造就人才,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實踐隊記錄員紀曉恒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在這次黨課上,我深入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特別是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包括“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方面內容,以及“五個一批”、“三個優勢”等方面的具體要求。這使我清晰認識到鄉村振興不僅僅是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問題,更是一場加強黨的領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統工程。
——實踐隊安全員管栩
作者:魏凱文 來源:長安大學赴陜西商南“探尋中國夢·走訪新農村”暑期社會實踐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