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樹秀,萬山茶俱融。清遠連南大葉茶誕生于粵北的高山云霧中,飽受高山雨露滋潤,誕生于瑤寨的秀水青山里,暢享瑤族人民潤澤。泡一杯連南大葉茶,看茶葉在水中舒展,茶湯清澈透亮,品一口醇和回甘,讓歲月沉淀在舌尖,讓茶香銘記在心頭。為進一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發揮大學生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7月2日,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醫學院三下鄉“青醫·螢火守護者”民族團結實踐團隊深入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江鎮金坑村,走入金坑茶園基地,體驗連南瑤族的特色茶產業,通過茶園講解員講解、采訪、體驗、線上宣講等方式,實踐團成員深入了解連南茶產業的發展并依托數字經濟向大眾廣為宣傳。一系列的活動受到廣泛關注,線上獲兩萬余點贊。
聆聽茶農分享,感悟茶道之深一路跟隨茶農步伐,依次了解白茶、黑茶、紅茶、綠茶等茶葉在清遠的巖石灰巖質地貌下的生長情況與特點,發現當地的茶葉相較于其他地區產的茶葉,其葉子更大一些,因此瑤族特色茶產業園生產的茶統稱為大葉茶。為了保證茶葉原本的醇香,茶農們在種植過程中并沒有刻意的除蟲,因此,在觀察每一從茶葉過程中,只有頂端的嫩芽部分沒有昆蟲啃咬的痕跡,其余部分的葉子布滿的蟲洞。講解員在茶園里現場采摘一些鮮茶葉,分給實踐團成員們細致觀察。茶葉沒有經過任何藥物的噴灑,鮮茶葉可以不經制茶的各種步驟放在嘴里嚼,也可直接泡水,更可體味大葉茶的醇香甘甜。不少成員嘗試了鮮茶葉的滋味,不同于茶葉的濃郁氣味,鮮茶葉入口較清透,味更澀。緊接著講解員帶領實踐團成員們參觀小型的制茶工具,讓實踐團成員能夠了解茶葉從生長、采摘到加工的全過程。

圖為茶園管理員為隊員講解大葉茶特色。通訊員 李思敏 拍攝
與采茶人相約,聆聽茶的故事在茶園講解結束后,團隊成員關于清遠連南當地茶產業發展產生了諸多疑惑,隊員們為了解決心中疑惑,同時也為了更加深入了解連南當地茶產業的發展狀況,特地與茶園管理員相約,展開了一次意義非凡的茶園訪談。 通過采訪,實踐隊隊員們了解到清遠大葉茶從茶園人工采摘后,便快速運往茶加工工廠進行晾曬、揉捻、烘焙等步驟,5斤生茶葉往往出能夠生產出一斤的成品茶葉,產品加工包裝完后主要通過網絡以及當地的專賣店進行銷售,茶葉的全程制作已實現了現代化、標準化、品牌化、系統化。清遠大葉茶不斷積極努力地探索著現代產業模式,追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為古樸的制茶工藝插上飛翔的翅膀。

圖為團隊成員與茶園管理員進行深度訪談。通訊員 郭妍淳 拍攝
掌握采摘技巧,切身體會采茶在采訪完采茶人之后,他熱心帶實踐團隊員們進入茶園切身體會采茶的過程。遠遠看著,采茶似乎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技巧,等到實踐團成員上手后,被茶農屢屢叫停。茶農熱心傳授采茶的巧法,不用指甲掐下而是拇指與食指捏住“一芽兩葉”的下端,同時用力,輕易的將鮮茶葉采下。在茶農的推薦下,成員們將采摘的鮮茶統一收集起來煮水喝。體會了采茶的艱辛后,茶農特意泡了一壺實踐團采摘的鮮茶經種種步驟制成的茶葉讓大家品嘗。天然的香氣充斥著鼻間,輕抿一口,入口微澀,回味甘甜,唇齒留香。

圖為團隊成員親身體驗采茶過程。 通訊員 李思敏 拍攝
線上宣傳瑤茶,香氣廣為人知為了讓連南瑤族自治區的特色茶葉被更多人了解,實踐團派出幾名成員利用晚間時間在專業的直播間進行宣傳,分享采茶過程拍攝的視頻與照片,細致講解大葉茶的特點,展示茶葉成品,當場泡茶,優質茶葉泡出來的茶湯,色深且澄清。獲得不錯的宣傳效果,點贊數高達兩萬,并且有不少人表示希望有機會能品嘗這優質的大葉茶。

圖為實踐隊隊員開展助農直播。 通訊員 郭妍淳 拍攝